教育需要尊重教育需要爱和尊重
摘 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得到他人的尊重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家长和学生也不例外。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应怎样尊重家长、尊重学生,使教学达成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教育 尊重 家长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2119-0075-01
老师只有尊重家长才会让自己的教育更有意义,才会让社会认同自己,才会形成有效的教育协力。然后是尊重学生、满足她们被尊重的需要,才能促进她们产生主体意识,使她们认识到自己的主人公地位,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 怎样尊重家长
我们有时会听说某某老师被家长告了,家长想反应的问题一定是她认为无法容忍的,或不可忽略的。不论怎样,反应问题是家长的权利。家长常对老师反应问题,这是出于信任,在接待家长时,首先应表示尊重。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期望,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应许可家长反应的问题和实际有出入,了解家长看问题存在偏差,这么才能更加好地了解问题、处理问题。问题的形成大约有以下几个:1孩子说了假话,不过父母缺乏了解,对详细情况也缺乏分析和判定;2学校应做的工作没有做好,造成家长不知道事情的缘由,剥夺了家长的知情权;3家长和学校感情对立,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所作所为全部持怀疑态度;4反应情况是真实的。不论哪种情况我们全部应认真对待,让她们了解。教育中家长全部需要被尊重。这么才会让全社会认同老师的做法,让家长了解到老师也是期望孩子更优异。
二 怎样尊重学生
首先,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新课改要求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只是责任和义务的不一样,在人格上则是完全平等的。伴随学生年纪的增加,自主、独立的意识日益加强,她们越来越强烈地要讨教师给自己充足的了解和尊重。这种被尊重的需要是和学生心理和生理所含有的特殊敏感性联络在一起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注意教育学生的艺术,尤其是批评的艺术。作为老师,我们在任何时候全部不能做出有损学生人格、伤害其自尊的行为。适度的惩戒不是不能够,它也是一个尊重,惩戒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表示否定,让她们感到惭愧、悔恨,从而改掉不良习惯。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先审阅自己是否把学生放在了和自己平等的位置。处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标。合理的惩戒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假如我们明知学生错了,还在尊重的名义下迁就她们,那是真正的不尊重学生,是对老师职业的亵渎。学生需要的是宽容而不是纵容,为师者应把握好“尊重教育”的尺度。
其次,老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些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同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我们每个人才能成为独特个体。通常,让老师倍感头疼的是学生差异太大。转化差生是教育者的责任,对个体而言差生能够转化,但对群体而言是难以转化的。每个班全部会存在差生,更何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差,而只是在某首先临时落后而已。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应做到:教学中不应要求学生在各方面平均发展、成为同一模式的人,而是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专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全部能在全方面发展的基础上充足发挥自己的潜能,全部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深入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她能够从似乎全部差不多的学生中,发觉每个人特有的爱
2021年教育需要尊重教育需要爱和尊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