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文:为读写结合架起如虹之桥.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为读写结合架起如虹之桥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能力,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美好境界之一。
语文教学要为读写结合架起一座如虹之桥,其做法如下:
激发读写结合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去读、去写,让学生对读书与写作产生一种激情,一种“冲动”。
如教学《匆匆》,我充满激情地导入:同学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你看见它了吗?摸着它了吗?不过,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却把时间写得……你似乎看到了,摸着了!想知道他怎么写的吗?学生读书的兴趣骤增。而在学习本课后,我则充满期待地说“同学们,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真让人难忘呀!如果老师能读到你们写的关于时间的文章,一定会有更特别的感受。谁愿满足我的心愿呢?不出所料,不用多久,就读到了好一些学生的佳作了。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架上读写结合之桥。
创设读写结合的情景
创设情境,才能使读写更好地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层层引导学生读书,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写作的方法,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各种方式读书、赏析,感悟和理解文本的语言文字,并为自主写作创设各种情景:
(一)补充添句。在教学《匆匆》一课描写时间在日常生活的不经意中流逝一段时,我说:“同学们,除了作者写的这些情景,时间还会怎样匆匆呢?请以‘在___________时,时间(日子)________’再写上几句。”学生们有法可依,有路可沿,写话不难。
(二)续写。教学《凡卡》一文后,老师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凡卡后来怎样吗?请你们帮契诃夫先生续写下去。可以《爷爷读信》为题,也可以《梦醒后》为题。由于已经在学习课文中感悟了人物,对凡卡充满同情,学生很快融入写作的意境中。
(三)模仿片断。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片段,通过学习、赏析,掌握了写作方法,可以激励学生学以致用。如教学《少年闰土》“初识闰土”一段中,让学生仿写班上的某位同学,要求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现学现用,现做现卖,不亦乐乎?
(四)话题式训练。课改后的教科书更具有单元特征,每个单元主题鲜明,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话题。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教材围绕“人生感悟”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在教学后,我让学生对照几篇课文谈谈其异同处,总结其写作特点、方法,进而要求:如果请你给本单元增设第6篇文章,你会写什么?怎样写?结合话题,创设情境,使读写结合更加密切。
(五)对照插图,链接读写。课文中有不少插图,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形象呈现,也是课文内容的一种概括。对照

论文:为读写结合架起如虹之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