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范化解舆论风险的思考.doc关于防范化解舆论风险的思考
关于防范化解舆论风险的思考
局党工部副部长、 宣传处长 钟克生
企业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如: 安全质量风险、 品牌信誉风险、 财务投资风险、 人才匮乏风险等等。 所谓舆论风险, 是指媒体报道新闻、 网络传播消息,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这种影响对企业造成损害、形成风险、演变危机。舆论风险在建筑施工企业, 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安全质量方面,如: 安全质量突发事故; 2、 社会稳定方面, 如: 劳务纠纷、 民工问题; 3、 经营管理方面,如:作为上市公司, 股民所关注的企业盈亏、市场决策等敏感话题。其中: 涉及安全质量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事件最为敏感, 最容易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最容易形成舆论风险, 进而演变成危机,造成对企业的损害。在互联网时代, 从某种角度上讲, 可以说是成也舆论、 败也舆论。 舆论风险在企业面临的诸多风险中, 越来越突出, 越来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防范和化解舆论风险,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防范和化解舆论风险的关键在于源头, 在于不出现引起媒体和舆论关注的负面新闻。 但是, 任何一个企业, 发生事故、 发生纠纷、 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始终存在。“预则立, 不预则废”。 防范舆论风险, 化解舆论危机, 要在“提高认识、 加强防范、眼疾手快、转危为机” 这四个方面做好文章。
一、提高认识,增强对舆论风险的防范意识
“危机并不可怕, 没有危机意识才是最大的危机”。 从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看,舆论风险防范意识还不强, 表现在: 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投入欠缺、 办法不多、资源匮乏; 高度爱护、 极力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的观念还没有在员工尤其是民工中树立牢固;企业防范舆论风险的水平总体上还处在被动层面。防范舆论风险, 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鹿奶粉事件舆论风险失控, 根子在国有企业的传统意识――过于依赖政府, 忽视公众及代表公众利益的媒体的敏感性, 最后导致危机恶化。 因此, 要结合企业实际, 树立与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风险控制理念。 风险意识的培养和增强不仅包括企业员工, 而且还要涵盖民工, 要涉及到企业的各系统、 各层面, 这些都需要企业做耐心细致地工作,需要学习和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需要加强对全员的教育培训。只有这样,才会使防范舆论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得以提高,才有可能控制风险、化解危机。
二、加强防范,将舆论风险消灭在萌芽时期
危机管理的精髓在于: 花少量的钱预防, 而非花大量的钱治疗。 舆论风险的防范,优于舆论风险的处理。 在这方面, 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反映迅速的风险防范体系, 做到人员、 组织、 责任落实; 同时,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 有效监控媒体报道、 网络信息, 确保发生事情时信息灵通、 快速反映、 及时应对; 二是明确落实突发事件应对预案, 做到超前预想周密、 操作实施可行; 三是注意协调好领导、 部门、 上下级以及与建设单位、 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 以便赢得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四是重视与主流媒体的关系, 建立及早发现媒体报道的人脉资源。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渠道, 这是防范舆论风险的核心。 不重视媒体、 缺乏人脉资源优势, 再完善的防范应对策略也会使舆论风险的防范在危机发生时化为泡
关于防范化解舆论风险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