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 8
吟唱古诗词音乐教案
单位:河南省滑县向阳小学
姓名: 张 慧 敏
【课 题】《吟唱古诗词》
【教学内容】
1、歌曲《悯农》
2、器乐曲《静夜思》
【教学理念】
音乐课堂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倡学科综合,并以音乐教学为主线,构建起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理解、感受、体验音乐。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教学要求】
1、从古诗词歌曲的题材入手,采用对诗词的吟诵——欣赏——分析,探讨——歌唱——表演结合,充分发挥音乐语言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审美愉悦。
2、通过诵读、歌曲《悯农》一曲,让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震撼人心的告诫,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3、通过歌曲《悯农》、《静夜思》的学习,感受音乐与美术、诗歌的完美结合,并加深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古诗词内涵美感的体验。培养学生能够用色彩图形或线条记录来表现音乐的能力。
【重 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二拍子及歌唱歌曲。
2、培养学生能够用色彩图形或线条记录来表现音乐的能力。
【难 点】 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 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 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 题】《悯农》
【教学要求】
通过诵读《悯农》一曲,让学生通过极富感染力的画面、震撼人心的告诫,懂得珍 惜劳动果实,懂得劳动的艰辛。
【重 点】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二拍子及歌唱歌曲。
【难 点】 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 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三角铁、碰铃
【教学过程】
1、有感情朗诵:朗诵时让学生感觉似乎在炎热的烈日下,辛勤劳动,汗水挥洒入土,渗入到禾苗根须上的感觉,既沉重而又意味深长。诵读时提示孩子们要有感情,有快慢、强弱、声音的高低来表现诗的意境,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读出心中渴望收获、珍惜粮食的情感,从而获得劳动艰辛的审美教育。
2、配乐朗诵:在以上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边听音乐边朗诵,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动作配合着音乐,从而很好地去理解和表现音乐。
3、感受二拍子及歌唱歌曲:
⑴听音乐,可坐着听,也可围着圈做练习:与同桌的小朋友合作,随歌声前后做锄地动作模仿弯腰插秧等活动。小孩喜欢动,歌词又熟悉,很快会在听唱中学会这首歌的旋律。先曲后谱:在学生会唱歌曲的前提下,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在感情上建立唱名概念。
⑵先曲后谱:在学生会唱歌曲的前提下,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在感情上建立唱名概念。
4、选择小乐器伴奏:把学过的乐器拿来伴奏,让学生去敲、去摸索,并选出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三角铁、碰铃等,可在强拍上敲一下。也可自己创造乐器,或寻找音源,鼓励创造。
5、知识连接:《悯农》(二)首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赏析要点:
这首诗和前面一首是
吟唱古诗词音乐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