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特殊教育
第一页,共30页
第一章绪论
针对未满六足岁以前的婴幼儿,所进行的教育。
早期 :婴幼儿的教养被认为是家庭应负担的 责任
现今 :教养婴幼儿的工作已逐渐由家庭转移至社会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园和育婴中心等的专业单位。
第二页,共30页
婴幼儿特殊教育乃将上述两种观念结合在一起,即为针对有特殊需要初生婴儿到六足岁间的婴幼儿,因其个别差异之需求,而给予符合其能力之施教方式与相关服务。
第三页,共30页
壹、影响婴幼儿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学理的引领
二、中国传统士大夫观念的再现
三、家庭结构变化的需求
四、亲职教育的效应
五、家长教育水平的提升
六、雇主观念的改变
七、政府的大力推动
第四页,共30页
贰、影响特殊教育的因素
社会开放的现象
家长观念的改变
政府的大力推动
参、影响婴幼儿发展特殊教育发展的因素
早期介入
社会福利
第五页,共30页
第三节 婴幼儿特殊教育的重要性
壹、充分扩增婴幼儿潜能的发展’
贰、预防第二种障碍或第二次障碍的出现
参、对家庭的支持与教学
肆、效果的价值
第六页,共30页
第四节 婴幼儿特殊教育理论
壹、幼儿教育理论
哲学或道德理论
发展或发展常模理论
心理分析理论
补偿教育理论
行为学派理论
认知心理理论
贰、特殊教育理论
个别差异
早期介入
最少限制环境
工作分析
第七页,共30页
第二章认知发展与问题
注意力
知觉
记忆
障碍者的特征与成因于下:
特征:
(一)认知与语言发展迟缓
(二)社会与情绪行为发展 较为缓慢
(三)学习策略不佳
(四)注意力缺陷,注意力短暂。
第八页,共30页
(五)学习迁移能力差(六)易有自我刺激或刻板行为(七)动作发展迟滞的现象在重度障碍的婴幼儿特别明显,其特征表现在协调、平衡与动作控制方面。
成因
(一)脑伤
(二)染色体与基因异常
(三)药物后遗症
(四)新陈代谢异常
(五)家庭文化因素
第九页,共30页
贰、学习障碍
一.学习障碍兹分别有两个:
1.注意力缺陷症
2.学习障碍
二.可从下列三种特征及早看出其异样的地方
不规则的睡觉习惯
清醒时容易兴奋
较高的活动量
第十页,共30页
婴幼儿特殊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