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五言诗的基本特征,掌握相关的背景及文学常识。
2、揣摩诗歌语言的妙处,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人的情感.
3、体会诗歌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诗歌的赏析;2、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预习案】
一、预习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1、《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2、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世称“昭明太子”。 
3、《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4、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二、引导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
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
【方法点拨】断句:五言诗一般为二三字格式或者二一二字格式。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明确:是采摘芙蓉。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古人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探究案】
本篇课文的结构框架“五个一”:
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一串纯真自然的举动,一声感人肺腑的叹息,来自一段深挚笃厚的爱情,一腔无以名状的忧愤.
一、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
芙蓉意象: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
【课外补充】
(1)君子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质高洁   气质优雅
      姿态优美   仪表庄重
(2)佳人之花: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nnimy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