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浅层次了解《古诗十九首》
2.学会朗读五言诗,运用想象和联想能力描摹诗歌画面;
3.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浅层次了解《古诗十九首》
2.学会朗读五言诗,运用想象和联想能力描摹诗歌画面;
3.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理解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教学难点】
多角度解读诗歌
【学法指导】
吟诵 、字句赏析、对比阅读
【教学想法】
初步培养高中生应该具备的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
预习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1、 萧统
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世称“昭明太子” 。
、《文选》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3、《古诗十九首》
是梁代萧统《文选》 “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 19 首五言诗。刘勰在
《文心雕龙》赞誉它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在《诗品》中赞它“一字千金” 。个人收集整理 勿
做商业用途
4、五言诗
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
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
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
文词之要”(钟嵘《诗品》 )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一、 导语,引入课题
关于芙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正音 遗()谁还()顾
2 、五言诗的节奏划分有几种: 。
本文根据内容可划分为: 。
为课文划分节奏: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采摘芙蓉的目的是——
4、采摘的芙蓉生长在什么地方?为何是“兰泽”而非“沼泽”有何艺术作用?
5、试着复述诗文。
-1-/3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6、在全 中,哪句是直抒胸臆? 两句抒 了主人公怎 的心情?
三、关于《古 十九首》
1、《涉江采芙蓉》 自。
2、《古 十九首》 有 歌十九首, 自(朝代、 谁) 的(书名) 之二十九卷—— 《
..
》。
四、再 文, 合提示,分小 , 本 的 特色。
提示一:本诗选择哪些事物来传情。
提示二:本诗本诗由叙事到抒情是如何转化的。
提示三:本诗写的景是怎样的景,抒的情是怎样的情。
提示四: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文学的语言描述一下画面“还顾望旧乡,所思在远道”并试品
析。
其他 ⋯⋯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爱的奉献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