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37页
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经自然腔道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和开腹手术、阴式手术、腹腔镜手术一起成为妇科手术的四大基本技能。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页,共3灌流液种类。宫腔镜单极电系统多选
用5%葡萄糖溶液,糖尿病患者可选用5%甘露醇溶液;宫
腔镜双极电系统多选用生理盐水。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四页,共37页
九、宫腔镜手术基本操作
机械分离:通过宫腔镜操作孔道置入微型剪刀对粘连组织、中隔组织进行分离与剪切。
电切割:以高频电为能源,使用环状或针状电极对病变部位进行切除或分离,多用于宫腔内占位病变切除或粘连分离,需要注意切割速度和深度。
电凝固:以高频电为能源,使用球状或柱状电极对病变部位进行凝固、破坏,也可以激光为能源实施上述操作,主要用于子宫内膜去除或凝固、止血。
输卵管插管与通液:将输卵管导管经宫腔镜操作孔道插入输卵管间质部,注入亚甲蓝(美蓝)通液,评估输卵管通畅情况。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五页,共37页
十、常见手术技能与技巧
1. 子宫内膜活检术:
在宫腔镜直视下评估宫腔形态及宫腔和(或)宫
颈管病变,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注意活检
组织的大小。
2.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根据息肉形态、大小及根蒂部位,选择切除方
法;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既要切除息肉根蒂
部,还应注意保护病变周围正常内膜。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六页,共37页
十、常见手术技能与技巧
3. 子宫内膜切除或去除术:
以环状或球状电极顺序切除或凝固子宫内膜。一般自宫
底部开始至两侧宫角及侧壁内膜,然后自上而下切除子宫
前壁及后壁内膜。切除或凝固深度应包括子宫内膜全层及
其下方2~3mm的肌肉组织,切除或凝固范围终止于宫颈内
~(部分切除)~(完全切
除)。手术中应注意对双侧宫底部、宫角部内膜的破坏深
度,必要时可以环状和球状电极交替使用,尽量减少内膜
残留。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七页,共37页
十、常见手术技能与技巧
4. 子宫肌瘤切除术:
实施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前应评估肌瘤类型,
按照不同类型肌瘤实施手术。
(1)0型黏膜下肌瘤:估计可经宫颈完整取出的肌
瘤,可以环状电极切除肌瘤根蒂部后,以卵圆钳夹
持取出;对于肌瘤体积较大者,需以环状电极从肌
瘤两侧壁切割以缩小肌瘤体积,再以卵圆钳夹持拧
转取出,酌情修整肌瘤瘤腔并止血。对于脱入阴道
的肌瘤,在宫腔镜直视下切断肌瘤根蒂部取出。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八页,共37页
十、常见手术技能与技巧
4. 子宫肌瘤切除术:
(2)Ⅰ型及Ⅱ型黏膜下肌瘤:以作用电极在肌瘤
最突出部位切开瘤体包膜,使肌瘤瘤体突向宫腔,
然后切除之,术中可通过使用缩宫素、水分离等方
法促使肌瘤瘤体向宫腔内移动;对于不能突向宫腔
的肌瘤不宜强行向肌壁内掏挖,将肌瘤切除至与周
围肌壁平行,残留部分肌瘤视术后生长情况酌情进
行二次手术。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九页,共37页
十、常见手术技能与技巧
4. 子宫肌瘤切除术:
(3)突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对于可实施宫腔镜
切除的肌壁间内突肌瘤,手术方法与原则参照Ⅰ型
及Ⅱ型黏膜下肌瘤。建议术中使用B超监护,以提
高手术安全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页,共37页
十、常见手术技能与技巧
5. 子宫中隔切除术:
子宫不全中隔切除或分离时,应自中隔组织的尖端开始,
左右交替至中隔基底部位,作用电极的切割或分离方向应沿
中线水平,以免损伤前壁或后壁子宫肌层组织;当切割或分
离至子宫底部时,应注意辨别中隔与子宫底肌层组织的分界,
在切除或分离中隔的同时,尽量避免损伤正常子宫肌壁组织,
以免出血或穿孔发生。
完全中隔切除或分离时,自宫颈内口水平向宫底方向分
离或切除,方法与不全中隔相同。宫颈部分中隔不必切开,
可留在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娩时处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37页
十、常见手术技能与技巧
宫腔粘连分离术:
依据粘连类型、粘连范围酌情选择分离方法。
膜性粘连可以用微型剪刀分离;肌性粘连多以针
状电极或环状电极分离,分离术中应分清子宫腔
的解剖学形态,操作应沿宫腔中线向两侧进行,
注意子宫腔的对称性。特别强调手术中对正常子
宫内膜的保护。宫腔粘连分离时,可根据粘连程
度酌情选用 B 超和(或)腹腔镜监护,以提高手
术疗效与安全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37页
十、常见手术技能与技巧
宫腔异物取出或切除术:
(1)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残留、嵌顿或被粘连组织包
裹时,应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分离直到其完全显露,再以异
物钳取
妇科宫腔镜诊治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