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管理---从语义、主题内容等方面管理各类业务表单、作业文本、报告及其他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等。(3)确认数据治理范围数据治理环境涉及以下因素,包括:①治理目标和原则---要定义数据治理中涉及的每项职能的愿景与战略目标,各项具体目标,实施绩效与基本原则;②治理活动---各项治理作业能细分为下级活动,并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和步骤,数据间的依赖关系,顺序和流程,用例与场景,触发事件等;③主要交付物---治理后的成果包括各类元数据/数据元,合成数据项,实体数据,分类代码体系,输入与输出对象,乃至各项管理体系;④角色和职责---大数据中心,各职能机构,社会公众与企业事业单位等在政务活动供需中运行、加工、控制与管理的多种职能,个体的角色,组织角色,业务与资源角色等;⑤实践和方法---大数据中心及各职能机构在资源提供、加工与处理运行中均涉及深度不等的治理实践,并有一些可共享与互操作的方法,具体涉及通用方法与可选方法等;⑥治理技术---数据治理涉及各类治理工具,如资源标准和加工规程,比对与清洗规则,质量控制与验证规程等;⑦组织和文化---电子政务的运行不仅涉及技术,还有理念、体制、机制、管理、价值与态度等方面的问题。(4)找准数据治理的切入点图1表明,数据治理是个领域宽广、内涵深且要求高的“认知+资源+技术+管理”的综合体系,对于刚成立不久且仍在资源归集中的大数据中心,要想按此架构开展全面数据治理是不实现的。于是,我们本着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面、先单一再复合的原则,从上述9项要素中首先选择数据质量测评为治理切入点,以期了解当前聚集数据的质量,包括各机构提供的数据实用性、体量、重用性与资源贡献率等;从中寻找薄弱环节,按跨系统数据整合,构建业务应用的角度出发,突破边界,设计指标,摸清存量数据,探索增量全局性数据质量改进的治理方向。(5)数据质量测评实施方案①统一数据质量认识开展数据质量测评必先了解其内涵。依据ISO8402,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而政务数据质量,一指其必须满足规定或潜在的单一政府机构业务需求,二指其满足“三融五跨”的数据共享、互操作与业务发展。②构建数据质量测评标准本次测评在《GB/T36344-2022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出发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如图2)。测评指标的定义与说明①完整性---依据《GB/T36344-2022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定义与专业标准比对。计算公式如下:完整性=数量完整性+横向(某县级市)完整性+纵向(某地级市)完整性②实用性---依据专业领域数据项去冗后的实用项,及对江阴大数据中心已归集的各单位实体数据的共享交换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公式如下:实用性=数据项实用性+实体数据共享交换量数据项实用性=提供数据项总数-冗余数据项③冗余度---数据项冗余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冗余度=冗余数据项/提供数据项总数(含冗余)其中,冗余数据项=提供数据项总数(含冗余)-去冗数据项④贡献度---资源贡献度的计算公式如下:贡献度=各单位提供数据项(含冗余)/全部单位提供数据项总数(含冗余)⑤公共数据元采用度---公共数据元参考《GB/-2022电子政务数据元第2部分:公共数据元目录》计算公式如下:公共数据元采用度=公共数据元总数(含冗余)/提供数据项总数(含冗余)。⑥规范性---依据《GB/T36344-2022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定义并与专业标准比对。对江阴大数据中心已归集的各单位信息资源与其机构职能进行分析比对,以定性判断计算得分,定量评判应以各单位实地调研结果为准。⑦时效性---依据《GB/T36344-2022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定义并与专业标准比对。按日、月、年、不定期等八类更新周期,进行分类计算。计算公式:TL=D/(Tn×C)其中TL=时效性;D=未变化总天数;Tn=更新周期(可变);C=信息资源个数。⑧空项率---反应江阴各单位在数据归集过程中实体数据的缺失情况。计算公式:空项率=(空白数据项/数据项总数)×101%质量测评成果本次质量测评按照先数量,后质量;先数据架构,后单项数据;先数据项,后实体数据的原则,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专项与关联分析结合、现场观察与后台对标相结合等方法,按提供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实用性为核心,综合考虑其与外部资源的共享性与组合性作质量测评分级。根据上述8项指标,通过对全市61个单位、632个数据集、12102个数据项、,形成《全面
电子政务数据治理与数据认责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