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拼多多为例看互联网思维下的广告营销新动
摘要:本文以拼多多的营销策略为例,分析了互联网思维下广告营销产生的巨大转变。文章依据拼多多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分别从传播媒介、用户心理、产品营销等方面分析互联网思维对广告营销的影响,并升。本阶段拼多多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各种方式扩大用户,同时提升拼多多的美誉度。
加大营销支出,重视各类购物节。互联网时代,各种营销活动已经是电商平台的传统,拼多多的创新之处在于为了留存与吸收客户,其营销支出相当可观,甚至超过了营销收入。这些举措带来的正面影响是这一阶段的拼多多在电商平台中名列前茅,猎豹发布的电商APP数据中显示拼多多的活跃率仅次于手机淘宝。
抢占热门综艺,增加曝光频次。拼多多从2017年7月开始赞助《极限挑战第三季》,随后的一年多,拼多多先后赞助了《欢乐喜剧人4》《非诚勿扰》《我是大侦探》《极限挑战第四季》《快乐大本营》《中餐厅2018》等十几台综艺,这些综艺的网络播放量都比较高,目标受众主要是年轻群体。
特制主题曲,全媒体广告覆盖。拼多多选择了电视、PC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等多种广告投放渠道。线上覆盖热门剧集、爆款综艺,获得了高频的曝光度。线下选择城市公交站和地铁站等户外媒体,并且同期推出了《拼多多》主题曲。改编自《好想你》的《拼多多》曲调单一重复,余音不绝。
多种优惠和免费方式紧密抓住用户。优惠和免费策略的背后是平台源源不断的流量以及与平台黏连不断的用户,这些是平台创收的基础。本阶段拼多多除了维持前期拼团、砍价等营销方式外,APP內上线“多多果园”“多多爱消除”“签到”等常驻模块,为用户提供优惠,维系平台与用户的关系。通过这些活动,拼多多将人与人、人与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免费的营销手段得到实质的流量。
精准扶农,拓宽产品渠道。2016年起拼多多便着眼于精准扶农举措。2017年整年,拼多多发起至少12次精准扶农活动,产生九亿多个助农订单,为果农创收超过百亿元。精准扶农活动不仅提高了拼多多的美誉度,而且拓宽了其产品渠道,拼多多在农产品渠道的营业收入显著增加。
(三)拼多多转型发展期的营销创新(2018年7月至今)
2018年7月,拼多多成功上市。2019年3月底,拼多多年成交额较同期增长181%,创下瞩目成绩。这一阶段越来越多知名品牌入驻拼多多。这一阶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中之重。
扩大朋友圈营销生态。在享受完用户亲人密友的红利之后,拼多多开始瞄准用户朋友圈的普通朋友。用户在开团后可以录制一条语音,语音比文字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亲和力和可信度,能够提高拼团成功率。拼多多通过朋友圈的分享、互动,实现广泛传播。用户的帮砍、助力、拼团等行为背后是满满的用户粘性。
改进核心推广模式,拼团升级。拼团作为拼多多运营模式中的核心,为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扩大传播影响力,官方一直在推出各种活动为了刺激拼团成功。新上线的拼单返现与省钱月卡亦是促进成交额的手段。拼多多还设有实时免单播报,对促成用户购买有着强大吸引力。2019年5月底,多多果园升级,刺激用户分享并提高拼团成交率。
吸纳官方旗舰店入驻谋求转型。2019年4月10日百丽集团入驻拼多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促销,主要通过低价秒杀、一元秒杀、断码清仓等活动将旗下几大产品输送到拼多多平台中销售
以拼多多为例看互联网思维下的广告营销新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