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完善报表制度 提高数据质量.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完善报表制度提高数据质量(方法、制度改革论文)

从近几年的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情况看,工业统计改革确实从报表数量上减轻了统计部门的负担,数据质量总体上得到了提高,但是由新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衍生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负担重、报送统计报表的法律意识和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已成为困扰工业统计的主要难题。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是调查项目多,工作负担重。从目前的规模以上工业报表工作情况看,主要存在普查过于频繁,报表过多,指标过细等问题。因为无论普查还是全面调查或是抽样调查,县级统计部门承担了具体实质性的内容,在县级统计部门基本是一人兼数职,搞好定期的月报、季报、年报已经很忙,加之还有定期不定期的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普查等临时任务,同时要培训统计员、布置调查表,而且还要收集、审核、录入、汇总调查表,最后还要上报,出资料。这一系列的工作都要直接和基层企业打交道,人员少,工作重,加之企业统计员素质又参差不齐,基本都是兼职,本身工作任务比较重,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几乎没有时间完成报表的收集、整理、上报,所以不可必免的造成数据的漏报、误报,影响了数据的质量。
二是企业统计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私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业主为了自身的利益,统计员更换频繁,工作极不稳定,不仅业务生疏,而且统计法律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统计知识一知半解,业务不够精通,甚至有些统计人员认为统计工作只是附带业务。对统计数据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态度,给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三是企业业主法律意识淡薄,统计人员安排不到位。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企业成为民营企业,但是部分企业业主统计法律意识淡薄,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忽视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个别民营企业业主认为,已经有了会计,统计可有可无,又不会给我带来利润,况且成为入统企业后,无形中增加了工作负担,还必须及时准确报送报表,因此他们对企业的统计工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企业统计人员一般是由会计兼任,收支没有规范健全的台帐。他们对工业总产值、产量等指标基本上均能如实填报,而销售收入和利润等敏感指标瞒报、漏报现象就比较严重。有些企业为了少纳税,利润指标普遍偏小,更有甚者部分企业常把利润作为负数处理,本应盈利企业,常常出现亏损。
四是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有待改进。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趋势日益增强,但数据质量问题仍不容忽视。1、统计员从会计报表中直接取数,对于表间、表内的指标间的关系没有认真审核把关,直接上报统计部门,造成数据错误较多。2、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比按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小。在生产法中,有些投入项目没有核算进去,中间投入核算偏小;在收入法中,有些企业少报利润、劳动报酬数据,致使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存在很大的差距。3、国家、省、市、县统计局报表时间太紧促,部分企业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只能根据生产经营情况估报,致使部分企业很难保证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的相应对策及措施。
一是切实减轻统计人员的工作负担。针对统计工作存在普查过于频繁,报表过多,指标过细、工作量大等问题。1、适当增加县级统计部门的人员编制,减少报表的报送频率,减轻专业统计人员的负担。2、在专业内精减指标。对于不太重要的指标,在报表设置

完善报表制度 提高数据质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