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1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鼎湖山听泉
教学要求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相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板书:泉声响)
b能试着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B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我们得找寻着垫脚的石块跳动着前进。
a自由读,圈出“不绝于耳”,想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体会到泉水怎样?(板书:泉水多)
b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泉水多?生读,师在“到处”、“涌流”、“交织流泻”“遮断路面”等词句下圈点。
c这两句话中的“涌流”和“流泻”能交换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涌流”指朝上涌出朝前流淌,“流泻”指快速地朝低处流淌)
师:当我们走在山路上,不断流淌的泉水把路面都遮断了,我们得找寻着垫脚的石块跳动着前进,这是一件富有情趣的事呀?感情朗读这段话。
C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湿漉漉……汇成一片奇妙的音响。
a学生看插图,听老师读这段话。
b看了图,听了朗读,有什么要说的吗? (板书:泉声美)
c这段话中有个比方句,找出来读一读。能用“如同”来说句话吗?
d想象意境,指导朗读。(在安静的傍晚,刚刚下了一场雨,空气特殊清爽,从寺庙中传来了悠扬的钟声,和欢愉快泼的泉声汇合在一起,是一首多么奇妙的交响曲啊!)
就让我们一起来奏响这部交响曲吧!(齐读)
四、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
——5自然段并背诵本段。
“如同”、“像……一样……”造句。
——5自然段内容,凭借课文中的详细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奇妙,增加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
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改变,体会泉声的奇妙好玩。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在上鼎湖山的途中,我们就看到了涓涓细流的泉水,听到了钟声和泉声汇合而成的奇妙的音响。当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时,又看到了什么呢?
二、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
,当当小导游,简洁介绍庆云寺。
三、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作者夜里借宿在庆云寺,听到的泉声又是怎样的呢?
,自己先体会体会。
。
(1)指名读,你知道“万籁俱寂”的意思吗?指导再读。
(2)假如,我们是客人,那主子就是——(指板书:鼎湖山)。主子不仅慷慨地捧出她奇妙的泉声,而且还把这“泉声始终”——(引读)。多热忱,多好客!谁能把这种情趣读出来?
3 .指导读其次句
师:这么丰富的泉声,假如只用耳朵听,能真实地观赏到她的奇妙吗?所以作者是在专心——(学生接下半句)
(1)齐读。
(2)作者是怎样专心去倾听、辩识,又是怎样品位的呢?
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山中万籁俱寂,唯有泉声不断,此时此刻,作者一边倾听着泉声一边在心里不停地赞美。
啊!这是 声音,多像 一样 啊!
(1)出示句式:
生轻声读第三句,打算用这样的句式说出作者的心里话。
(2)同座位相互说一说。
(3)指名回答,老师相机板书:温柔、嘹亮、厚重回响、雄浑磅礴
(4)师引读这段话。
(5)请大家轻声地把第三句再练一练,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6)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语句,要是能背下来,变成自己的语言,那该多好啊!自己先背背。指名背。
(7)这一句,作者向我们具体介绍了鼎湖山四种泉声,其实,这里的泉声远不止这些。(板书:“……”)你听。
。
(1)示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
(2)听出来了吗?这里的泉声丰富多变。
(3)引读。
(4)学生读,读出这种感觉。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鼎湖山因为有了清泉,所以 。
(1)课文学到这里,请同学们联系全文思索这样一个问题:鼎湖山清泉的作用
2021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