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洵《心术》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洵?心术?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苏洵?心术?
为将之道,领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苏洵?心术?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苏洵?心术?
为将之道,领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那么有余勇,欲不尽那么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那么不可测,严那么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縋(zhuì)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那么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而不屈,知势那么不沮,知节那么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缺乏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我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长短,吾抗而暴(pú)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那么知死之缺乏惜;有所恃,那么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那么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那么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那么力有余矣。
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瞬:眨眼
B.凡兵上义 上:崇尚
C.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殆:危险
D.据兵而寝 据:靠着
10.以下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心术〞详细内容的一组是① 用人不尽其所欲为; ② 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 ③ 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④ 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⑤ 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 ⑥ 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A.①②⑤B.①④⑥C.③⑤⑥D.②③④
11.以下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本文全篇有一条主线相贯,每节各有妙用。一、二节论治心,三、四节论养士,五、六节论审势,七、八节论守备,而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
B.作者认为,战争的正义性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义的战争,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所害,但从长远看是不利的;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只有士气旺盛,才能百战不殆。
C.文章阐述了智和愚、理和势、忍和勇、静和动、长和短、尝参考答案
9.C10.B11.A1

苏洵《心术》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冷瑟的风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