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6 龟(鳖)的外形与解剖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解剖龟(鳖)以及示范标本的观察,掌握爬行动物真正适应陆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
活龟(或中华鳖);鳖或龟、石龙子的解剖标本;鳖或龟、石龙子、蛇等的骨骼标本。
三、实验器具
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各种镊子、解剖针、放大镜、吸水纸、棉花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外形
龟与鳖外形相似,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及四肢等5部分。
头部呈三角形,有1对鼻孔位于最前端。鼻后有眼,眼具眼睑及瞬膜。鼓膜明显,位于眼后。口裂呈“人”字形,在腹面。口内无齿,具角质鞘。
颈粗而长,转动灵活,可缩入背腹甲内。
躯干部背腹扁平,具坚硬的背甲和腹甲(图16-1),背甲与腹甲之间以甲桥相连。
四肢和尾之表面被有鳞片,可缩入背腹甲内。前肢5指,各指具爪;后肢5趾,趾间具蹼,除第5趾外,其余各趾均有爪。
尾细长,圆锥形。
(二)解剖
将活龟的口腔张开,用细滴管向舌根的喉头开口处滴乙醚4-5滴,或用蘸有乙醚的脱脂棉球植入泄殖腔深处。若不麻醉,活体解剖亦可,但需注意安全,以免被龟咬伤(可先用细绳绑紧龟的颈部)。
将龟腹甲朝上,置于解剖盘内,用小钢锯锯断身体左右两侧背、腹甲相连的甲桥,使背腹甲分离。再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割断附在腹甲上的肌肉、皮肤等,将腹甲整块去掉,即可暴露内脏器官。
背甲
腹甲
图16-1 龟甲骨板及盾片模式图(自张孟闻等)
若解剖中华鳖,可直接用解剖剪从颈(或尾)的腹面剪开皮肤,然后向两侧剪开,将背、腹甲分离(注意背、腹甲在体侧接缝位于背面),同样去掉整块腹甲,以暴露内脏器官。
(三)内部结构观察
心脏剪开薄的包心膜,暴露心脏,可见心脏由一心室二心房组成。心室位于腹面,呈倒三角形。心房位于心室前方,左右两心房由隔膜完全分开。用钝镊子提起心脏,向前翻转,可见心脏背面中央为横置的椭圆形静脉窦,壁薄。
图16-2 鳖的消化及呼吸系统(自丁汉波)
动脉心脏腹面无动脉圆锥,动脉弓直接由心室发出。在心室的前端中央可见3条动脉弓:左侧一条为肺动脉弓(其起点在心室右侧),出心室后即分为左、右肺动脉流向左、右肺。中央一条为左体动脉弓(其起点在心室的中部),出心室后转向身体左侧。右侧一条为右体动脉弓(其起点为心室的左侧),出心室后分为2条,其中一条转向身体右侧(仍称右体动脉弓),在心脏背面与左体动脉弓汇合成背大动脉,另一条再分为左、右总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分别供应头部和前肢的血液。
静脉由于静脉血管壁薄,不易观察。左、右肺静脉在静脉窦前面汇合后注入左心房。左、右前大静脉和后大静脉及肝静脉则汇入静脉窦,然后注入右心房。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直肠、泄殖腔、泄殖孔)和消化腺(肝脏、胰腺)等组成(图16-2)。
口腔爬行动物的口腔与咽有明显的界限。龟(鳖)口腔内无牙齿,上、下颌具有角质鞘。口腔顶壁有硬腭,底部为一肌肉质的短舌。在舌基后面有喉头突起,其上有纵行裂缝为声门,为气管在咽部的开口。在口腔内侧的左右两角各有一耳咽管的开口。
咽和食道口腔深处为咽(喉头背面),下通食道。剪开颈部皮肤可见食道较长,位于气管的背面,下连胃。
胃和肝脏肝脏位于腹腔前端、心脏两
试验16龟鳖的解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