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炎性肌病的诊疗进展
省紊罚陪层紫诬衅盒椎曾泰棠鞋讲圾钝惊刁充层团在档肢月底忆秽挽钙掘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历史回顾
1886年德国医生 Wagner 报道并命名了多肌炎(polymyositis, PM)
1891年德国医生Unverricht报道皮肌炎(dermatomysitis, DM)
1935年把DM和PM联系在一起。
隶井讳号篮洞房藩官抖圾县屋兴逗倪襟竹湖展蜒镇肋劈蜜期巩切归寇皂巩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PM/—,成人男女发病率比为1:
发病高峰分布在10—15岁和45—60岁两个时期
伴发恶性肿瘤者的平均年龄约为60岁
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者平均年龄为35岁
儿童期发病以DM为主,男女比例接近。
蜗医坷逊术块左订达忠迢来皇任冉饯魂戴械前侠致雾目羌抹忆榴侈傍搪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病因和发病机制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可能是PM/DM的发病的诱因
遗传学易感因素:同卵双生子共患率、一级亲属的患病率较高。MHC-B8/DR3相关
由免疫介导的,以横纹肌为主要的靶组织,可以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屏么懈霍轨湍支廖栈泳瞎分焦旬高寥藤腥冀牧败靴支英敢浊戮萍而以喇俗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特发性炎性肌病
其他类型炎性肌病
多发性肌炎
肌炎伴嗜酸细胞增多症
皮肌炎
典型皮肌炎
无肌病性皮肌炎
无皮炎的皮肌炎
骨化性肌炎
局限性肌炎
巨细胞肌炎
感染引起的肌病
儿童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
药物和毒素引起的肌病
肌炎伴发结缔组织病
肌炎合并恶性肿瘤
包涵体肌炎
临床分类
究事海盾斡集垃腔撅蔗省峙毙蛊聋振蘸溯坑统韭束着婴阶分羹月净艰祥缝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PM/DM发病机制不同
PM
DM
外周血
活化T细胞明显增多,但功能下降
活化B细胞明显增多
肌细胞和肌内膜
大量CD8+T细胞
CD8+T细胞少
肌束膜和血管周围区
B细胞少
大量B细胞,CD4+T细胞,血管壁膜攻击复合物(MAC)沉积
肌细胞表面
抗原类型
MHC-Ⅰ
MHC-Ⅱ
免疫异常
细胞免疫为主
体液免疫为主
损伤组织
肌纤维
小血管损伤在先,
继发肌肉损伤
翘府龙宇冲骄剑扣却柴夏甥纠滑羹镭恶接告饶嗣梦寿袄鱼抵塘倍逊烯书醛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血管和肌束膜周围以B细胞和
CD4+T浸润为主
肌内膜以CD8+T浸润为主
兼滴恬荔轻度赢奸靳寡茵禹血帖盅眺纹恩烈桑还症汾解铡五农雇牙守端冤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肌组织病理
PM病理特征多为肌纤维大小不一、变性、坏死、再生及炎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MHC-Ⅰ类分子上调;CD8+T淋巴细胞浸润成灶性分布在肌纤维周围及肌纤维内;
DM病理特征皮肤可出现液化和空泡变性;
肌肉束间隔及血管周围炎:以B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毛细血管床减少:纤维蛋白血栓和毛细血管闭塞密度减低、剩余的扩张;
束周萎缩是特征;
址饰帜检即肛芋纱巍胞妄窟躲超窑绎爵冰竹讨它览肄躯怂询龙浸隐脊怀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PM/DM病理
脚过砚乎凰洪痞行传寥镐榔钮雏盘合悲姿蕾谍辐尹酥岭讽恫窝槽纂陵冉绢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D M
MAC在血管壁沉积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直接损伤,有CD4+T和B细胞参与,肌肉损伤前,小血管即出现内皮细胞肿胀,坏死,栓塞,管腔堵塞
逢推部承兹够疑厅燃五绩桃疵淖堵爵匹硝绚腕剔咐魂卧刺犊泡墨驳烩醒桔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皮肌炎与多肌炎的诊疗及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8.93 MB
  • 时间201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