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主探索教学模式下培养科学素养培养自主探究科培养自主探究科.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主探索教学模式下培养科学素养
周甦华(福州屏东中学350003)
摘要 21世纪中国将成长为一个发达国家,对人才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自主探索”教学模式应用在生物科学教学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教学模式自主探索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课题的提出
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当代科学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传授科学知识的教育,而是要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教育。其中能力、态度、价值观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知识更重要,更具有适用性和持久性。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科学研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态度、科学思维方法及科学的价值观等人文精神。这门自然科学的发现史、科学史、创造史、实验史、探索史等史实、事例和规律,对一些生物学问题的探究活动,以及生动、丰富、翔实、鲜活且具有时代感的教材内容,都是对学生培养科学素养的极好的材料。
“自主探索”教学模式采取多种策略使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它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学生身上、放到对学生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上、放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上。因此,它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是十分契合的。在我校教学研究总课题“指导、自主、探索、成功”的框架下,生物教研组根据前一轮教改实验“观察——探索——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探索和积累的经验,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形成了“自主探索教学模式下的科学素养培养”教学实验的构想和雏形。
课题的内涵、特点和基本框架
“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素养是从小养成,不断发展,最基本但又是终身起作用的科学水平和心理品质。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无形过程。科学教育不再被简单地看作科学知识的教育,而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的价值观念和参与科学决策的行为习惯的综合教育,统称为培养科学素养。
“自主探索”式的教学
自主探索式的教学包含教师主导探索和学生主体探索二层含义。
教师作为信息源、媒介物、催化剂、引路人,其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主导探索包括:对大纲、教材的宏观和微观层次的挖掘和探索,教学设计的探索,授课过程中创设探索情景和氛围的探索,授课时的创造性发挥以及迁移应用的探索,实验材料准备、程序设计和步骤实施的探索,考查评估的探索,等等。其原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主体探索是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的核心。它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之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使学生通过感官或操作,有节奏、有层次、有程序地探求或运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或手段,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本质认识,完成学习目标,实现学生主体探索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①能动性。其表现形式有:自觉(自律)

自主探索教学模式下培养科学素养培养自主探究科培养自主探究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