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及防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方仕文黄松涛郑智航康超沈海林刘珏刘宝华
【关键词】 Dixon术后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Dixon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已逐渐成为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术后吻合口瘘不但造成病人身心痛苦,经济费用增高,而且也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外科医师深受困扰。本文结合我院近5年来124例直肠癌Dixon手术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我院共开展直肠癌Dixon手术124例,其中男56例,女68例。年龄26~81岁,平均56岁。平均住院天数22d,吻合口距肛缘7cm41例,3~7cm83例,。使用吻合器113例,手工吻合11例。组织学分类:腺癌108例,粘液腺癌16例。细胞分化按Broder分级:Ⅰ
级17例,Ⅱ级91例,Ⅲ级16例。Dukes分期:A期23例,B期38例,C期63例。术后病理检查上下切缘均未见癌细胞。
临床表现吻合口瘘主要表现为术后盆腔引流液浑浊、有粪汁及异味;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腹膜炎、出现肠瘘等。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检查心、肺、肝、肾功能,了解患者全身状况,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患。,每日3次,,每日3次,肠道准备3~5d。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术前预防性静脉滴注抗生素。
手术方式按常规术式操作,结肠全系膜切除,并充分游离左半结肠减少吻合口张力。保护切缘血管,剔除吻合肠管周围软组织。远端切缘距肿瘤3cm,近端25cm。术中均仔细探查吻合口可靠,盆腔内放置双腔管从腹膜外引出,持续负压引流7~10d。
术后处理术后均静脉滴注抗生素5~7d,根据患者全身状况给予营养支持。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饮食从全流质、半流质到软食渐次进行。
2 结果
全部病例均1次吻合成功。4例发生吻合口瘘,%(4/124),分别出现于术后6、7、9和10d。吻合口距肛缘均在7cm左右。病理分期B期1例,C期3例。全部病例经积极抗感染、禁食及支持治疗,2例行横结肠造口,术后吻合口瘘愈合,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吻合口瘘分为临床及亚临床吻合口瘘2类,后者无临床症状,只能通过肠镜或肠道造影诊断[1]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致。Dixon等[2] 报道为1%左右,而Dehni及Rullier等[3,4] 报道约10
%。国内报道[5~7] %~%。亚临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8] 。低位吻合术后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高位吻合术。
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
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术前肠道准备时间过短、泻剂或肠道抗生素用量不够,致使肠腔内粪便存留或细菌数量过高,吻合口感染很容易形成瘘。
手术操作技术的误差吻合肠管断端脂肪血管剔除范围过多,影响了吻合口的血供,局部
Dixon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及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