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要参
第 31 期
(总第321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2009年08月18日
国信观点: 国际组织和机构一致看好中国经济
海外评论: 必须为中国经济减速做好准备
中国7月新增贷款骤降是“假摔”
世经动态: 美国消费信心和CPI同时下滑
%
世界与中国:“中国—东盟自贸区”2010年建成零关税时代来临
国际市场: 国际油价与经济前景关联性增强
美元反弹成为金价下行最大推力
政策透视: 世界各国货币政策一周追踪
权威报告: 如何看待奥巴马“绿色新政”
世经数据: 香港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美国市场主要货币收盘价
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
国际组织和机构一致看好中国经济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在经过七个季度的连续下跌之后首次出现逆转,%。同时,6、7月份经济活动普遍显示出增长动能,经济触底回升态势明显,正逐步企稳。
在此背景下,各大国际组织和外资投行在中国二季度数据公布前后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测,认为中国经济的复苏是真实、强劲和可持续的。私人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持续上升,加上世界经济今年下半年将出现复苏,将支撑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主要由内需主导,公共资本投入将取代私人投资,私人消费将有良好发展,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微乎其微。在中国面对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时,采取决断性和有效的应对政策是中国应对危机的关键所在。甚至IMF在年度中国经济评估中表示,尽管中国经济仍过度依赖出口,但中国刺激经济增长的努力有助于稳定全球经济。
IMF曾在4月份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但在近期的更新预测中对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更加乐观,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今年GDP将增长7%-8%,%;而在2010年将会进一步增长,%。
高商品价格和目前的刺激经济措施应该会在今年余下的时间内扭转中国物价的下跌趋势。%,%。
IMF建议维持财政刺激措施直至2010年,并且考虑推出新的刺激措施在短期内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消费;一旦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应该通过提高利率而非限制信贷措施来回收货币;保持人民币升值以降低贸易货物的相对成本;改善医疗、教育和养老金等以使经济朝内需而非出口驱动型经济转型。
世界银行认为,中国采取的刺激政策使其可以在外部需求很弱的环境下保持增长,但考虑到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基本融入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走势背离的幅度及持续时间是有限度的。政府影响的支出只占国内需求的1/3,因而在当前的全球环境下,由于制造业及私人投资的短期增长前景不佳,中国不太可能出现基础广泛的迅速复苏。在世界经济恢复稳定增长之前,中国经济不太可能回到接近10%的高速增长。
%。其中有6个百分点的增长来自政府影响的支出,以及税收降低所带来的刺激。2010年经济增长将会提速,但提升幅度会小于其他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2009年已经采取了很多财政刺激措施,而其他多数国家的措施在2009年底及2010年才能到位。
经合组织(OECD)认为,国内旺盛的需求将使中国GDP同比增长在下半年升至9%以上,%%,这也是该组织两年来首次调整经济增长预期值。与此同时,%%。此外,OECD还认为,中国物价将持续面临下行压力,闲置产能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联合国LINK中心认为,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同时私人消费和投资在今年上半年维持了强劲增长,使得中国经济自二季度开始已经触底回升,%,%。
摩根斯坦利认为,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超过预期,%%。经过季度调整之后,二季度的环比增幅强劲,%(年化环比增幅为+19%),。经济表现超过预期,主要是因为政府继续维持刺激增长政策态势,这使得数万亿财政刺激方案和扩张性的货币和信贷政策的真实刺激效果的实现过程得以大大加速。
考虑到上半年已经取得的成绩,同时,远超预期的强劲政策反应成功地防止了外部需求冲击引发的经济骤然减速,帮助推动投资的快速复苏;房地产行业的强劲复苏预示着今年剩余几个月里以及明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将进一步复
世经要参第31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