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 学前教育(21) 一、单项选择题 1. 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呈现出的一个趋势是(C) A. 托幼机构教育职能逐渐弱化 B. 托幼机构教育逐渐民办化 , 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 D. 关注特殊儿童, 以心理学模式为主,注重测试和分类 2. 陈鹤琴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课程实施应采用(C) A. 分科教学法 B. 生活教育法 D. 活动教学法 3. 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与专业化教师相比较而言,非专业化教师最常见的反应是(B) A. 判断情境潜在的意义 C. 做出一些临床诊断 D. 把这一事件以及对它的思考作为课程设计和班级管理的依据 4. 为幼儿提供和同伴及教师交流、讨论、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机会,同时更容易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操作材料,并可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做所要求做的事的教学方式是(B) A. 集体教学活动 B. 小组教学活动 C. 个别化教学活动 D. 混龄教学活动 5. 托幼机构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主要由园长、所长或其他领导接待家长来访,以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一般是每月一次。这种形式是(D) A. 家长开放日 B. 咨询接待日 C. 家长会 D. 家长接待日 6. 加德纳认为在销售人员和谈判人员身上得到高度发展的是(B) A. 语言智力 B. 人际智力 C. 内省智力 D. 空间智力 7. 提高学前教育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B) A. 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 B. 学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和不断开发 C. 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 D. 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 8. 社会本位的课程思想改革,最早比较系统化地反映在(D) A. 《爱弥儿》 B.《教育论》 C. 《教育漫话》 D. 《理想国》 9. 作为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重要实施形式的是(A) A. 托幼机构教育 B. 幼儿园教育 C. 学前社区教育 D. 学前家庭教育 10. 1965 年,美国要求对“处境不利者”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的是(B) A. 0 —8 岁儿童发展的课程方案 B. 提前开端计划 C.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D. 全纳教育 11. 一般反映的是整个托幼机构的工作,设在园所门厅或其他人员往来相对集中的地点,用来公布全园的园所制度、作息制度、保健知识等。这是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中的(B) A. 园(所)刊 B. 家园(所)专栏 C. 家园(所)之窗 D. 家园联系册 12. 我国幼教界普遍使用幼儿园课程一词是在(C) A. 1 9 世纪上半叶 B. 1 9 世纪下半叶 C. 20 世纪上半叶 D. 20 世纪下半叶 13. 非正式观察法主要有(B) A. 实况详录法 B. 清单法 C. 时间取样法 D. 特性等级评定法 14. 决定幼儿园班级教育工作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C) A. 教师的学历 B. 家长的背景 C. 教师的活动 D. 幼儿的人数 15. 认为教育目的和手段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反对课程作为一套活动或预先设定的目标的是(B) A. 麦克唐纳 B. 杜威 C. 坎萨斯 D. 博比特 16. 美国20世纪80 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父母作为老师”计划( PAT ) 证明: 该计划中所有孩子长到 3 岁时,随即抽取
电大《学前教育原理》期末复习题.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