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坚守精神家园——永川区三官殿小学校党支部书记张思兵今天,我们聆听了重庆文理学院李德全教授《当前我国政治与经济形势与未来走势》讲座,对其中“当前我国政治建设面临新的考验”的“精神家园需要扎实经营”这个话题颇有感触。在物欲横流,万千诱惑的复杂社会中,你如何选择呢?是学陶渊明消极避世, 做一个隐者,还是学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作为共产党人的我要对大家说: 永远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吧。我想: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共产党人自然也不例外。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应该是由崇高的理想信念,无私的胸怀和情操、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所构筑。这座精神家园里,有的是无私奉献和勇于牺牲,有的是对党性和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有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限热忱,有的是一颗永不变更的赤子之心。清人袁枚有云:“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的归属之地,即为他的,拥有此,他才能找到人生方向,才会拥有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才会感到生命有所寄托。这股精神如不熄的灯塔,穿透重重雾霾,指引一代代共产党人虽抛头颅、洒热血,依旧前赴后继、矢志不渝;虽历经革命的磨难、创业的艰辛和改革开放大潮的考验,却对“为人民服务”始终不渝地坚守。激情燃烧的岁月,奋斗不止的事业。共产党人一生为人民,奉献是本职,精神家园的力量可撼天地。“行源于心,力源于志”。一个有信仰的人虽身陷艰难而意志不摧,一个有信仰的政党必然能突破重重险阻而收获光明。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义务植树 22年的共产党员杨善洲用行动告诉我们,即使在垂垂老矣的人生暮年,奋斗的激情依旧可以热烈;小岗村的带头人沈浩用生命告诉我们,即使在最基层的岗位上,也能第一届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第七组燃烧出耀眼的生命之光。雷锋同志说得好:“一个共产党员,只有当他闭上了眼睛的时候,才能有权利停止战斗。”这战斗,不仅是为民谋利,为党敬业,更是与自己心中的“魔念”抗争,与周围汹涌的诱惑抗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精神家园,首在纯动机,戒“心动”。心正则行端,心清则百毒不侵。作为时代先锋,党员干部“先进一阵子”并不难, 难在矢志不渝地“先进一辈子”。然而,在五光十色的诱惑面前,一些党员的理想信念动摇了,宗旨观念淡薄了,关注个人得失多了,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原则立场,缺乏自省自律;一些人只讲金钱不讲信仰,只要“实惠”不要“主义”, 有的人甚至将放纵视为自由乐园,从灯红酒绿中领略潇洒、从封建迷信中获取寄托、从违法乱纪中求得平衡,用权力为自己构筑起“私家花园”……唯有清除这些思想“毒瘤”,加强理论武装,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一言一行不忘党员身份,一举一动皆为群众利益,才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才能像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那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和模范实践者,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重在找准定位,甘当公仆。“公仆”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社会身份;公仆精神,是对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而严肃的政治要求。用权为公,还是以权谋私,是衡量“公仆”优劣的重要依据。在党一日,为民一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共产党人从来没有谋私的权力,那些
永远坚守精神家园.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