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民警“心理健康”和“执法行为”的关系.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警“心理健康”和“执法行为”的关系

  警察是负担高强度、高对抗、高风险的特殊职业群体。多年来因为多个原因引发的民警心理压力过大,民警中存在的心理疲惫、情绪焦躁、自控能力差、攻击性强和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影响了民警的心理健康,也给民警的执法行为带来了消极影响,怎样提升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优化个性品质,是目前公安队伍建设不容忽略的主要课题之一。结合基层公安队伍建设实际,笔者就提升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深入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谈部分粗浅的见解。
  一、造成民警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分析民警心理不健康关键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工作任务的繁重性。伴随社会治安形势的日趋复杂化,公安保卫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中国民警总数和总人口数百分比很低,国外较发达国家该百分比为万分之30以上,中国仅万分之13本局仅万分之,警力严重不足民警长久超负荷工作,必定造成民警身体素质下降、职业病增多,引发消极、厌倦等心理状态。二是工作任务的突发性。民警常常见面临很多突如其来的工作任务,尤其是基层一线民警,长时间处于待命和担心状态,张弛失衡,很突易产生心理疾病。三是工作的危险性。警察要常常面对暴力和死亡的威胁,警察的职业风险大、危险性高,民警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增大。四是工作中接触的社会阴暗面多,这些不良刺激很轻易使民警产生不健康心理。
  。公安机关在抓队伍建设时对民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又有“五条禁令”、“六个禁止”等铁规和“高压线”,对日常活动全部有很多规范化的要求。多年来,公安机关内部前后开展了队伍纪律作风整理、队伍正规化建设、争创“三个一流”、大练兵等活动,这些方法对改变公安队伍的整体面貌、提升队伍战斗力无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使部分民警感到适应困难、害怕达不到工作要求,出现工作失误而被分离培训、末位淘汰或被解聘、开除等等,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一是警务保障困难。多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力度。但和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不少公安机关办公经费担心,装备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差,缺乏交通工具,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和民警依法推行职责,而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公安民警提出的要求高,期望值大,给民警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二是执法环境较差。因为很多原因的影响,现在执法环境中仍存在很多不良原因,部分群众对公安民警的工作不了解、不支持、不配合,对民警的执法活动有时产生误解和偏见,有的甚至对民警正常的执法活动无理取闹、妨碍实施公务,这些不利的社会环境让民警心理产生挫折感。三是伴随城市化进程加紧,流感人口剧增,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发案率上升,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公安机关破案率下降,民警接手的案件久侦未破,部分党政领导和群众对此不了解,动辄埋怨,给民警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四是警察角色定位方面的偏差。首先,大量的非警务活动浪费了警务资源,使有限的警务资源显得愈加担心,而且工作中稍有闪失,势必引发多方责难,客观上增加了民警的心理压力;
  其次,受舆论导向的不正确影响,社会上存在对公安队伍以偏概全的错误见解,把部分民警出现的问题看成是整个队伍的问题,把部分问题引发到对整个警察群体的“不信任”,加上公安机关本身部分超越职责范围的承诺,势必也给民警带来很大的社会压力。

2021年民警“心理健康”和“执法行为”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