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新授课课题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4—36页编写者邹虎复议校审罗建宝学生班级学生姓名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2、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过程: 一. 课前准备 1、把 8 个苹果分给 2 个小朋友,怎样分两个小朋友都没意见,而且公平呢。应该( ) 分。每人分( )个。 2、怎样才是平均分? 答: 每份要分得( )。 3、把 4个本子平均分给 2个小朋友,每人分( )个。 4、思考:老师只有一个,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 ?)个。 A:1B:半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能表示吗?( )怎么办? 二. 探究新知 34页最上面的情景图,理解三个小朋友同时拿出所有铅笔“2 1 ”时,拿出的铅笔数为什么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 34页的说一说, (1)我们来判断两个小朋友看的书一样多吗?为什么? (2)这里是指谁的 1/3 ?(是这本书总页数的 1/3 ) (3)观察思考:现在你觉得谁看得多呢? 34页的画一画 “1”整体“2 12 12 1 ”部分 (1)一盒铅笔的 3 1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 )份就是( )。(2)盒子里有 10枝铅笔,拿出全部铅笔的 2 1 ,也就是拿( )枝。(3)一本书有 40页,小明看了这本书的 4 1 ,那么小明实际看了( )页。(4) (5)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6)用颜色表示对应的分数。(7)完成课本第 35页练一练五巩固练习一、填一填 1、3个3 1 是( ),4个4 1 (),1里面有( )个 5 1 。5个6 1 是( ), 9 8 里面有( )个 9 1 ,()个 8 1 是1。7 5 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7 2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一天占一个星期天数的( —)。 3 、我们班有( )人,其中男生有( )人,占全班人数的人( —) ,女生有( )占全班人数的( —)。 4、把 10个苹果平均分成 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每份有( )个。二、选择题 1、在分数中,分母表示( ) A、分数单位 B、取了多少份 C、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2、把 1吨货物平均分成 7份,其中的 5份的质量是( ) A、7 5 B、7 5 吨C、7 1 吨D、不一定 3、在分数中,单位“1”表示的是( ) A 、一个物体 B 、一个整体 C 、一个计量单位 D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4、一支修路队 18天修完一条公路,平均每天修这条公路的(),7天修(), 13天修( )。 A、B、C、三、我来做判断。(1)把一些铅笔分成 3份,其中的 2份是这些铅笔的 3 2 。() (2 )小明的身高是他爸爸身高的 5 3 ,小华的身高也是他爸爸身高的 5 3 ,那么小明和小华的身高一样高。() (3)小丽 10天看完了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这本故事书的 10 1 。() 18 13 18 718 1 课型新授课课题分饼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编写者邹虎复议校审罗建宝学生班级学生姓名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拼一拼、剪一剪等活动,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学习准备:剪刀、 4个同样大小的圆片。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回顾。 。(1)9 4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 把8块饼干平均分成 13份,每份是这些饼干的()。(3) 1里面有()个3 1 ,3 2 里面有()个()。(4) 3角是 1元的????,7厘米=????米。 ,甲被截去 3 1 ,乙被截去 2 1 ,谁剩的长些? 3 1 ,弟弟喝了剩下的 3 1 ,他们俩喝的一样多吗? 二、认真阅读课本 37—38页的内容,完成 38页的“试一试”,与组内同伴交流。探究点一:猪八戒想把 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 4个人,该怎样分?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 先在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然后用自己的学具剪一剪,拼一拼,一对一交流。温馨提示: 第一种分法:先把一张饼平均分给 4个人,每人分到 1/4 ,3张饼分完,每人共得了( )个 1/4 ,就是( )。第二种分法:先把 3张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 4份,每人分到 3个( )的饼,合起来就是( )。这里的 3/4 表示什么? 思考: 9张饼平均分给 4个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张饼呢? 请在组内交流分的方法,把你们的好方法教讲给其他同学,好吗? 我知道: 像3 1 、4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