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案例和反思
巴浪湖小学 马志军
《狐假虎威》一课讲读完了,我问学生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学生纷纷举手发问:
“狐狸是怕老虎的,但它为什么还要从老虎身边窜过?”
“课题《狐假虎威》能不能改《狐假虎威》教学案例和反思
巴浪湖小学 马志军
《狐假虎威》一课讲读完了,我问学生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学生纷纷举手发问:
“狐狸是怕老虎的,但它为什么还要从老虎身边窜过?”
“课题《狐假虎威》能不能改为《狐借虎威》?”
这些问题紧扣课文,,自己解决。比方讨论改课题的问题,学生的意见是:
“假和借意思一样,可以改成狐借虎威.”
“不能改,因为狐假虎威是一句成语,改了成语就不像成语了。"
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缺乏之处,我就加以补充。我告诉他们:“狐假虎威是长期沿用下来的一句成语。成语一般都是四个字,都有一定的含义,一般说不能更换文字。”这样就丰富了学生关于成语的知识,加深对文字的理解,思维和语言都得到开展。
但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提问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后,有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即漫无边际地提问。
我给学生提出了考虑问题的范围:一是不理解的词和句,二是课文内容上不理解的地方,三是不理解的标点。我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边读边考虑,把问题写在小纸条上交给我。质疑问难形成习惯后,我就要求学生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提出.
狐假虎威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