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方案.docx食用菌栽种方案
食用菌栽种方案
1 / 12
食用菌栽种方案
丹麻镇锦州村食用菌栽种实施方案
为发展农业生产, 复兴乡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青海省农牧厅 “四五计划”要求,围绕丹完成。( 3)装袋接种。因气温低宜用长而宽塑料筒,装料量相对大,装料袋应以宽 20 厘米,长 40-45 厘米为宜,装干料 ~公斤。此外,应
食用菌栽种方案
食用菌栽种方案
2 / 12
食用菌栽种方案
保证菌丝纯正无杂菌,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不可过长,菌种量以 10% ~15%。菌
种量大,菌丝生长优势大,栽培容易成功。两头袋口菌种量宜大,有利菌丝生长
取得表面优势, 一般装袋接种采用层播, 可三层培养料四层菌种。(4)发菌管理。
首先要控制适宜温度, 培养室温度为 20℃~23℃适宜,料温控制 22℃~25℃为好;
其次控制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达 60%~70%为宜。别的,应注意适宜通风、预防
杂菌发生。(5)出菇管理。此时必须注意温度、湿度、光芒及通风量等几个因素
的影响。
(二)生产技术人员培训与指导以及生产技术规程的
拟订与推广
培训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联合的方式。培训对象是锦州村菇农。计划培训举办 5-6 期,每期培训 20 人以上,合计培训生产和技术人员 120 人。同时,在示范推广食用菌的重点时期如产前、产中、产后等不同阶段, 计划邀请锦州菇农到示范大棚、 生产菇房进行现场观摩学习, 现场咨询和解决问题。
为使技术获得更为有效应用和推广, 拟订双孢菇、低温平菇等品种不同栽培模式生产技术规程,并发放给锦州菇农,保证技术能够被菇农所掌握。
(三)示范基地成立与示范
在锦州村,经过成立示范基地, 严格按照推广技术的内容, 实施高效、科学、规范的管理,供菇农观摩学习,以点带面,促使全面推广应用,进而实现产量增加、品质提高、菇农增收、农业增效。
(四)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和监测
经过对栽培品种的各样投入品使用以及栽培出菇管理、 病虫害防治等过程的
质量安全监控, 以及对示范推广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检测。 一方面能够使该
技术获得有效推广; 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提高产品的产值和效益,进而增加菇农收入。
五、明确职责,推进产业化经营体系
食用菌合作社组织: 主要职责是和菇农结成真实的利益共同体, 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辅助示范基地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1)负责拟订本村项目实施方案。根据丹麻镇总体方案的要求, 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 拟订本村确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2)落实详细栽种地区和面积, 并和田户签署食用菌栽种和收购合同。(3)展开技术培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菇农进行技术培训,
食用菌栽种方案
食用菌栽种方案
3 / 12
食用菌栽种方案
培训 5-6 期,每期培训人数不低于 20 人。(4)进行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印发技术资料 200 份以上发放给菇农。帮助负责食用菌推广的部门和栽种户落实食用菌有关菌需物资。(5)成立一支专业销售队伍,进行食用菌销售工作。
示范基地:( 1)拟订示范基地栽种和推广计划。 (2)技术人员进行基地食用菌栽种示范, 在食用菌栽种不同阶段, 组织菇农到示范大棚、 生产菇房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现场咨询。(3)拟订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并做到人人皆知。( 4)成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根据生产进度,搞好有关的生产和技术记录。
田户:( 1)严格按照签署的食用菌栽种和销售合同,栽种和销售食用菌。( 2)在菌种、农药、肥料等菌需物资的使用上,要严格恪守无公害产品农药、肥料使用准则,严禁使用违禁农药。
六、工作计划
根据实际,联合食用菌生产周期性,计划进度安排如下:
1、2010 年 9 月— 12 月:做好互帮县食用菌生产状况的检查研究、 制订栽种方案、做好产业规划、 拟订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做好试验示范推广的其他前期准备工作。
2、 2011 年 1 月— 3 月:搞好技术培训与指导。
、2010 年 4—7 月:搞好食用菌的栽培、示范与推广工作。
4、2010 年 8 月:做好总结。
七 . 蘑菇生产的成本及效益剖析
蘑菇生产的原料皆由农作物秸杆及畜禽粪便组成,所以成本较为低廉。每平
方米原料投入成本在 30 元左右。建造一栋栽培 300 平方米的菇棚,投资在元,
这样的棚
食用菌种植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