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编号
项目类别
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 周凌娜
所在单位: 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申报日期: 2008年9月
拟结题时间: 2009年9月
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教科研领导小组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周凌娜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
年月
1987年 5月
行政职务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专长
小学教育(信息)
最后学历
大专
最后学位
\
工作单位
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
通讯地址
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
213000
电子信箱
Zln3926699@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不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董志平
常州市新北区东六小学
小学教育
参与课题的研究
张勇
常州市新北区石桥小学
小学教育
参与课题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2003年10月前)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校级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2008.
组长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序,理论意义,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社会高度信息化,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包罗万象的《科学课》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小学《科学课》教材内容涉及了植物、动物、天文、地理、生理卫生、环境、物理、化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教材内容遵循了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并且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而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是有限的,加之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自主浏览相关网站,使教材内容得到延伸,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二、目标:
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综合探究现代教育技术对《科学课》学科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计算机及网络的作用,建构适合网络时代的新型教学和学习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现代化带动教育信息化,使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网络这个载体,为学生提供一个校本化的课程平台,学生在这样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环境中学习,拓宽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需要,达到优势互补、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目的。活学生的思维,以教促学,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意愿的活动方式。
三、研究内容
1、探讨利用网络、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的方法。
2、研究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以《科学课》教材为依托获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能力。
3、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创设一种新型高效的教与学的模式。
四、研究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我们课题组成员“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先后进行了以下的工作:
研究的准备:
从课题提出开始,我们在研究《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研究学习〈科学课〉》课题的过程中感觉到网络信息资源与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有密切的联系。于是,我们一方面开始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实践的体验。我们扎实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网络和课程整合”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寻找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结合点。
为了使广大教师具备网络应用的技术,我们先后举办多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夜校,教师们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第一阶段: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科学教育期待网络,从而进一步坚定了进行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的信心。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育需要两种途径:基于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科学教育,网络的科学教育。
第二阶段:
网络的小学科学教育的研究
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教科研课题申报(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