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引流管的护理
????
专科护理
Whant
2021/1/12
2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常是多条引流管共存,而每一条引流管末端放置的位置不同其引流的目的和名称也不同,确保引流管的功能,对监测病人病情,促进病人的
脑脊液占10%〔150ml〕
血液占2~11%
颅腔容积 1400~1500ml
2021/1/12
12
脑室引流管
〔一〕适应症
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态。
颅内肿瘤或其他病变形成梗阻性脑积水。
术中作脑室穿刺放出侧脑室脑脊液,便于手术操作。
对脑室出血或脑出血破入脑室者,可行脑室穿刺吸出部分血液后,行脑室引流作为治疗措施。
开颅手术后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病症。
2021/1/12
13
脑室引流管
〔二〕护理
引流瓶的位置 引流管的末端置于侧脑室平面上10~15cm,始终保持正常颅内压。
控制引流速度,假设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引流液<500ml/d
2021/1/12
14
脑室引流管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术后1~2日可略呈血性渐变橙黄色
性状:异常时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 提示颅内感染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将床头抬高15度-30度
2021/1/12
15
脑室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如无脑脊液流出,可能是:
颅内压低于
引流管放入脑室过深过长,致使在脑室内盘曲成角
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分开脑室壁
引流管被小血凝块或破碎脑组织所堵塞
2021/1/12
16
脑室引流管
严格遵守无菌原那么,定时更换引流袋 转运病人时应夹闭引流管。
引流管通畅:随病人呼吸、心跳上下波动。
拔管 开颅术后脑室引流一般3~4天。拔管时先夹闭1~2天,无颅内压增高病症方可拔除。
2021/1/12
17
创腔引流
〔一〕适应症
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手术摘除后,在颅内残留下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管称创腔引流。
目的 引流手术残腔内的气体及液体,使残腔逐渐闭合,减少部分积液或假性囊肿的形成。
2021/1/12
18
创腔引流
〔二〕护理
位置 创腔引流瓶放于头旁枕边,高度与创腔保持一致。特别是位于顶枕部的创腔,术后48h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袋,否那么腔内液体被引出后,脑组织将迅速移位,导致脑血管破裂,引起颅内血肿。
术后24~48h后,可将引流袋逐渐放低,可以较快引流出创腔内液体。
与脑室相通的创腔引流,及时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一般创腔引流管于术后3~4天拔除。
2021/1/12
19
硬膜下引流
〔一〕适应症
慢性硬膜下积液或血肿假设已经形成完好包膜,可颅骨钻孔放置引流管,以排空积液,利于脑组织膨出消除死腔 ,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占颅内血肿的10‰,特点:外伤细微、出血缓慢、缓解期时间长
CT一旦确诊伴颅内高压病症立即行:颅骨钻孔引流或血肿去除引流术
2021/1/12
20
硬膜下引流
〔二〕护理
术后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注意体位引流。引流瓶应低于创腔30cm
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药,也不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以免颅内压过低影响脑膨出。
引流管于术后2~3天拔除。
2021/1/12
21
硬脑膜外引流
〔一〕适应症
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颅内血肿术后,肿瘤术后,颅骨修补术后等,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
2021/1/12
22
硬脑膜外引流
〔一〕护理
硬膜外引流管的高度与血肿腔处于同一程度或低于切口,引流瓶低于头部或使用低负压引流。使头偏向患侧以引流彻底。
硬膜外引流排液通常在6~12小时停顿,术后24~48小时之内拔除硬膜外引流管:血液聚积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一般成人幕上血肿>20ml幕下血肿>10ml即可引起颅内高压病症,一旦确诊立即行血肿去除术
2021/1/12
23
硬脑膜外引流
2021/1/12
24
腰池穿刺持续外引流的护理
置管位置 在腰3-4或腰4-5椎体间,引流物为脑脊液。
目的:引流血性脑脊液 颅内感染引流病灶
降低颅内压 治疗脑脊液漏
并发症:主要有脑膜炎及过量引流引起低颅压。
术前用药 术前30分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以降低颅内压,预防术中脑疝的发生。
2021/1/12
25
腰穿持续外引流的护理
2021/1/12
26
术后护理
严格控制流速:小于或等于10滴/min一般2—5滴/min15—20㎝为宜,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一般引流液控制在40—350ml/d。
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头痛减轻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