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垃圾分类调查分析
张君文 摘 要:随着我国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越来越重视,以及城市居民对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垃圾分类渐渐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上海已走在全国前列,率先立法规范市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南京与上海同属长三角城市classification from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Nanjing; Propaganda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多,城市土地资源又十分有限,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难题[1]。而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处理和提高垃圾回收率的必经之路。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进入了生活垃圾立法强制分类和源头分类时代。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也做过许多垃圾分类的相关尝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2]。2000年,南京被纳入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3],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垃圾桶没有明确标识,或市民没有充分地了解垃圾分类具体标准以及这样制定标准的合理性等种种原因,垃圾分类试行效果不显著,南京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未能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4]。为此,我们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了问卷,从而了解南京市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并联系了上海市正在进行的垃圾分类工作,因为对相关知识足够了解才能将垃圾分类意识转化为垃圾分类行为。
1 数据分析
发布网上问卷后,共回收答卷91份。由1、2题可以看出,将饼干错选为干垃圾、湿巾纸错选为湿垃圾的被调查者还是不在少数,基本可以得出南京市民对于垃圾分类标准还不够了解。干垃圾是指除了有害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或难以辨别的垃圾,源头分类后用于焚烧。而湿垃圾包括除大骨、扇贝壳等无法被粉碎的垃圾外的几乎所有厨余垃圾,最终被粉碎后进入肥料,回归土壤。干垃圾与湿垃圾的区分标准不在于含水量,而在于处理的方式。当然,此次调查问卷题目的设置以上海市现行的垃圾分类标准作为依据,南京市采用的垃圾分类标准与之不同,南京市民不一定了解上海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根据2013年6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规定,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4类[5]。第3题中有一小部分被調查者表示自己身边的垃圾桶几乎都没有明确的分类标识,给垃圾分类工作造成了阻碍,也印证了研究开始前我们对于垃圾桶上面没有明确标识的情况可能降低了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的推测。第4题中,表示自己一直坚持分类投放垃圾的被调查者不到半数,可以表明目前南京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起初,上海市民对于强制性垃圾分类也颇有微词,许多人都认为麻烦,但后来随着处罚的进行和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渐渐适应,市民的垃圾分类正确率开始提升。第5题中认为目前南京市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一般的人数最多,说明南京市民也对于目前愿意分类投放垃圾却未能做到的情况有清醒的认识。而对于南京市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市民认为是不了解分类标准,宣传力度不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得知,现在多数人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垃
南京市民垃圾分类调查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