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新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39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新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独家原创 4 / 239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冰的图片)同学们,请用“冰像”这个句式说一个句子。(指名说)你们知道冰在古人眼里像什么吗?今天,我们一起从《稚子弄冰》这首诗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理解字词 。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

稚子:幼小的孩子。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读给对方听,有错误改正再读。同桌合作翻译诗句,全班汇报交流。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早晨小孩子从金属盒里把冰取出来,用丝线穿着当作钲来打击。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39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清脆嘹亮的声音,忽然听到了如玉石落在地上碎裂的声音。

明确:写小孩子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声音清脆、嘹亮。忽然,冰被敲碎落地,发出像玉石碎裂的声音,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四、含情诵读,体会童年生活的趣味 (一)学生自读。思考:诗句中何处让你觉得有趣? (二)交流对古诗的解读。(课件出示诗句) “脱”“穿”“敲”等动词,感受儿童的天真淘气。
明确: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了(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脱”字形象传神,写出了孩子(取冰)的样子。
,感受儿童的快乐。
“脱晓冰”到“当银钲”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忽作玻璃碎地声”的心理特征,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银钲”“玉磬”这些名词的理解要立足于诗歌实际。
明确:“银钲”指穿了丝线的冰块,“玉磬”指玉磬形状的冰块,表现出冰块的色泽、透明、易碎的特点。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情绪的变化。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39
明确:从字词出发,以“趣”为着眼点,关注学生的生活与诗中儿童生活的联系,想象有趣的画面和变化而灵动的声音,感受儿童的心理,从中品味儿童生活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改写古诗 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稚子弄冰》改编成短文,展现诗句中的情景,可以加入自己的合理想象。(课件出示改写提示) 六、课堂总结 《稚子弄冰》这首诗写了孩子们的一场嬉戏,诗句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喜乐与失望,宛然在目。大家课后还可以读一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进一步感受少年儿童的快乐和生活的纯真、烂漫。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引导回忆,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出示诗题:村晚。
解题:启发学生用逐字理解、补充意思的方法读懂诗题,初步了解这首诗描绘的乡村傍晚的景色。
二、 初读古诗,激发疑问 ,教师提出要求,指导自学。要求:读得流利,有问题可以在书上做记号。

(1)读准字音,指名分句朗读,相机出示生字,指导识记。
(2)读好诗句,重点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朗读诗句。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39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新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ojun00002
  • 文件大小392 KB
  • 时间20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