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中的死亡教育
什么是绘本
绘本,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图书与其他普通图画书的区别在于绘本图书通常有独立的绘画著者,图画有个人风格,画面即情即景,可单幅成画。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带到了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死亡教育的价值和现状
中国的文化是含蓄的,博大精深的,对于“死”的表达就有很多种:去世、过世、仙逝、驾鹤西游等等。之所以有这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就是因为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死亡”是一个很忌讳的话题,成人总是尽量避免向孩子提及。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死亡在人们眼中是一件未知的、恐怖的事情,我们讲不清楚它是怎么一回事,又害怕幼儿弄不懂,于是往往避而不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死亡”的话题,比如亲人的离世、宠物的死亡等。既然不可避免,我们就应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用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有关死亡的知识,使孩子坦然面对这一自然现象。这将有助于减少孩子面对死亡现象时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更加健康地成长。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种帮助人们理解死亡的本质,获取有关死亡的各种知识,认识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促使人们由死观生、珍惜生命、直面死亡,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投入生活,赋予短暂生命以无限价值的教育。但是否应该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不同观念下的人们又存在争议。根据众多研究者的观点,死亡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许多国家的大、中、小学校中都开设“死亡教育”课,并进行相应的研究。而在我国的教育中,死亡教育仍处于起步甚至空白状态。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幼儿园的死亡教育的关键就是教育幼儿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学会更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因此,如何以最合适的方法开展死亡教育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绘本中的死亡教育
绘本是孩子接触最早的文学作品形式,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幼儿通向阅读的一个窗口,能够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同时促进认知的发展。因此,以绘本的方式向孩子呈现“死亡”这一话题是进行死亡教育的良好途径。翻开绘本,为孩子读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是成人和孩子探讨死亡的自然方式。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对故事的精心编排有计划地、科学地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从而减少现实生活中面对死亡事件的紧张气氛。
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的绘本《死了一百次的猫》用充满趣味性的语言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猫活了一百次,也死了一百次。每次它都拥有不同的角色。有时是国王的猫,有时是魔术师的猫,有时是小女
孩的猫……每次它都会因为意外而死于非命,每次临死时它的主人都会哭,而它从没哭过。最后一次它终于做了自己的猫,自由自在地活着。它遇到自己喜欢的白猫,有了自己的家和可爱的孩子们。它很快乐,也很满足。孩子们慢慢长大,一个个都离开了它们。它和白猫相互依偎活到了很老很老。直到有一天
绘本中的死亡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