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选题缘由与意义.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选题缘由与意义
文化是人类现实生活的表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不下于两百多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等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文化予以阐释和解读,但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答案。正因为如此,对于文化的研究才摆脱了很多框架的限制,有了更大的发挥的空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罗万象,既有精神文化又有物质文化,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一切创造活动。而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自然是狭义的文化。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这便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简单的说,文化就是基于物质社会之上的精神创造。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在每一个政治改革运动或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夕或过程中,必然地要产生一种作为政治改革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之前导的文化运动。1937-1945年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自然也不例外,并且是更加典型的印证了这一规律。抗日战争时期,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日益加深,文化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文化的动员与开展也更加赋予了现实指导意义。文化是精神食粮,对于抗战必不可少。同时,在战时,文化又具有了武器化和战斗化的特点,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国防线。文化作为精神食粮和精神国防,对于抗战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在抗战时期,对于文化的动员与开展从来没有间断过,并且快速形成了广泛深入的文化抗战洪流,和军事抗战、政治抗战、经济抗战等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
顾名思义,抗战文化的任务就是维护抗战、充实抗战、推动抗战,而且做抗战的前导,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要完成这一任务,便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文化动员。抗战时期的文化与文化动员,虽听起来大同小异,却相差万分。前者泛指抗战时期的一切文化事业,而后者则是以抗战动员为中心的文化发动。在抗战时期,政府层面从制度设计、机构设置、政策实施、措施引导等方面进行了文化动员,为文化抗战提供了平台与支持;文化界人士和团体是文化抗战的主力军,成千上万的文化人士矛头直指日本侵略者,目标集中于抗战,这无疑形成了一支
“笔部队”;在政府和文化界的共同努力下,文化动员在全社会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有力地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并且推动了广泛的社会动员,真正发挥了文化先导的作用。抗日战争史,时至今日,一直是历史学界关注的重点,除了其具有史学研究的价值之外,也因为其更多的具有指导中华民族今后发展的现实意义。因此,对于抗战时期的文化动员的研究,便具有了学术研究和现实发展的双重意义。
研究抗日战争时期文化发展的学者可谓不少,但直截了当以“文化动员”为主题来研究的却不多。究其原因:第一,“文化动员”不管是在现在的文化事业开展上,还是学者研究的思路里,都没有明确的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第二,“文化动员”,范围大而杂,很难确定一个可供研究的很好的视角,给人一种无处下手的感觉。针对这两个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其一,“文化动员”对于抗日战争来说,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作为一个单独的课题来进行研究。除了上文所叙述的其对于抗战的重大意义,抗战

选题缘由与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0933426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