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程蓉
(宜昌葛洲坝中心幼儿园,湖北宜昌443000)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在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处事和工作的良好习惯;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并促进身体健康的良好习惯。”
3~6 岁的儿童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的习得都要靠学习。他们可塑性强,爱模仿,爱探索,但自控能力较差,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较弱。这个时期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同时,现在的父母大多数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他们花钱给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却忽视了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相对我国现有的独生子女家庭状况来看,幼儿被包办与宠爱程度仍是上升趋势,很多孩子普遍存在一些习惯较差的现象。有的孩子不按时作息,好睡懒觉,上幼儿园迟到;有的乱花钱,好吃零食,影响身体健康;有的孩子挑食、偏食现象严重,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常哭闹,不合群;有的孩子懒惰,不爱动手,常依赖大人等等。因此,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发展,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有意义。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小班年龄段侧重于生活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卫生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的培养。
、擦嘴、漱口、洗手、入厕、擦鼻子等。
、书包、图书、桌椅等。
、洗手入厕、会穿衣裤、鞋子会认正反、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让小班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言语习惯,培养幼儿谦让与合作的习惯培养幼儿谦让与合作的习惯。让幼儿去与同伴友好相处,体验分享的快乐;让幼儿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帮助别人,并能为别人服务。
小班幼儿能够做到不挑食,不洒饭,不玩耍,安静地进餐;能够独立穿脱衣服,并在午睡时做到按时入睡,不影响他人休息;能够主动入厕,独立整理衣裤,并能够做到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学会轻拿轻放,及时整理玩具等。
二、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训练
小班幼儿主要是生活习惯的培养,把它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进行培养。从幼儿入园开始就要求幼儿按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进行。早上来园用英语与幼儿问候,入班淡盐水漱口,喝水、挂毛巾、入厕、洗手,站在洗手间帮幼儿挽袖子,提醒幼儿洗手后在水池甩三下,保持地面的干燥。早操分四路纵队,整理音乐时训练幼儿变成两路纵队,训练幼儿的秩序。进餐时准备好音乐、渣盘、毛巾等,提醒幼儿起身放小椅子时,要双手轻轻抬起来放进桌子里,端饭时一个跟着一个在等待线上,不推不挤,现在孩子们看见等待线上的小脚丫就知道不往前挤了,排队更有秩序了。放碗勺时,提醒幼儿按一个方向摆放勺子,碗放五叠,饭后擦嘴的纸也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丢

浅谈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