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美术的教学程序
【摘要】同样的教学,因实施的教学程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借鉴写作的叙事形式,小学美术教学一般可采用顺叙式、倒叙式和插叙式的教学程序。选择哪种程序,不仅要分析教学内容的顺序性,学生的发展规律,还要看教师的美术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智慧。
【关键词】程序顺叙式倒叙式插叙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关注教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重点、难点的处理,而对处理时方式方法的先后顺序即教学程序的关注则不够。同样的教学因教学程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日本学者佐藤正夫说“关于教学过程的研究已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中心课题是教学过程中一定的阶段或环节的合理顺序。”小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因其教学方式方法和活动环节的多样性、丰富性,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就显得尤其重要。借鉴写作的叙事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般可采用顺叙式、倒叙式和插叙式的教学程序。采用哪种教学程序,也就体现着哪种教学策略。
一、顺叙式教学程序
顺叙式教学程序,是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所谓顺叙式,是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课程的知识结构,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教学顺序实施的教学过程。如有教师在教学《手印指印变变变》(苏少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4课)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
“魔法初级班――魔法中级班――魔法高级班”这样的“顺叙式”教学程序。在“魔法初级班”,教师通过示范不同指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启发学生根据指印的不同方向、角度、大小、形状等添加新的形象,通过练习与讲评,掌握指印及变化的方法;接着在“魔法中级班”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范例中的手掌印添加成的新的形象,知道除了指印外还可以用手掌来印。通过教师示范与指导,学生尝试用手掌的根部、背部、侧面、拳的各个部分印出不同的手印,并添加出新的形象,掌握手印的方法;最后在“魔法高级班”中,教师通过指导找一找范画中的指印、手印新形象,了解用手印、指印结合的方法添加创造出更加丰富有趣的新形象,完成“手印指印大魔法”的作业。在这三个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由简到繁,完全沉浸于不同的“游戏”中,丝毫没有感到一点学习的困难,一切顺其自然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与“想象”习得。学生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学得轻松、愉悦。
这种“顺叙式”教学程序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顺应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小学生的全部心理过程仍保留不少无意性、情绪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而其思维方式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为创造出“适合儿童学习的教育”,应多采用上述案例中的一些教学方式,如“魔法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指印、手印、组合印”――组织游戏、集中注意;“想象、添加”――直观形象、启发思维。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的前后相承关系看,指印简单方便,是基础;手印有一定难度,面积大,变化多,是在指印基础上的提高;指印、手印组合,变化就更多,印时因考虑它们的搭配、大小、方向等因素,是在前面两者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所以就更加困难,也就应放在最后。这样根据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的规律,设计相应的前后递进的
“顺叙式”教学程序也必然是有效的程序。
二、倒叙式教学程序
例谈小学美术的教学程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