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法律文化.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法律文化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综合反映,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折射。自夏代步入阶级社会以后,中国的法律文化就在以往的氏族、部落的原始习俗文化的基础上开始生根发芽。经历夏、商而至西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初步奠定。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动乱的时期,中国文化开始了一场大裂变、多元化的运动。至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法律传统已经基本形成。而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正式确立了儒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地位。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经历魏晋南北朝而至隋唐,遂进入成熟与发达状态。而唐代的永徽律代表着中国古代法律的最高成就。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基本上是在唐代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有所损益。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夏、商、周的资料不多,从零星记载看,夏、商主要是宣扬“受命于天”的神权法思想。周实行宗法制度,主要宣扬“尊尊”、“亲亲”为核心的宗法思想。西周时期的所形成的“明德慎罚”、“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分化、大变革时期,中国的许多文化精华就出自于此。同时春秋战国时期是早期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阶段。史称:礼坏乐崩,权力下移,诸侯、大夫异政。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的政治家、学者纷纷发表政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由于留下的史料较前代为多,不少著述表述的主张较为系统,成为法律思想史的重要源头,史称“百家”,其中主要是儒、墨、道、法四家。隋初,开皇元年(581)制定新律,开皇三年更定,是为《开皇律》。隋炀帝即位,大业二年(606)修订律令,三年颁行,是为《大业律》。《大业律》比《开皇律》量刑轻。但炀帝暴虐,不依律行事,不久被抛弃不用。唐初,李渊起兵攻入长安,接受“炀帝昏乱,民不胜其毒”,遂至于亡的教训,与民约法12条。宣布杀人、劫掠、背军叛逆者处死刑,余皆蠲除隋苛法{27}。武德元年(618),开始定律,七年颁行天下。之后,太宗李世民修改《武德律》,颁行《贞观律》,高宗李治以《贞观律》为基础制定《永徽律》。这是现在保存下来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封建法典。特别是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唐代法律,达到了中。宋元明清是中国走向专制的时期。宋初,战争仍在进行时,为实现统一,安定社会,便着手撰修法律。法律未制定前,先沿用五代后周的《显德刑统》。宋于太祖建隆四年(963)颁行《宋刑统》。其内容沿袭《唐律》。宋代增加了编敕活动。元代,蒙古入主中原后,先沿用金国《泰和律》。元朝正式建立,先后颁行了《至元新格》、《凤宪宏纲》、《大元通制》、《至正条格》和《元典章》等。元无前朝那样篇目严谨的法典,各种法律间内容相混杂。明初,朱元璋称吴王时,便着手制定法律。吴王元年撰律225条,同年12月颁行。翌年建都南京称帝。洪武七年(1374)颁行《大明律》。《大明律》内容一准于唐,只是在名例之下按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共七篇。《大明律》受《元典章》以六部划分法规体例影响分篇,开创了中国古代法典编纂的新体例。清朝满族入关前,为适应形势需要,便改变原有习惯法,制定具有法令汇编性质的《崇德法典》。入关后于顺治三年(1646)沿袭《大明律》颁行《大清律集解附例》。之后,康熙、雍正、乾隆各朝一再修订,但主要条文和篇目仍依明旧。我认为,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传统有以下几个比

古代法律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水中望月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