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场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在农场里》是一首言简意赅又不失童趣的外国儿童歌曲,歌曲旋律跨度小,在1到6之间的音域内展开,平缓无大跳,以级进上下行为主。第二乐句是对第一乐句移高大二度的模进,第三乐句上移四度后,像要继续模进但稍有变化,其后半句在上行到4后没有像前边的旋律“2 0| 2 0 |”“3 0| 3 0|”进行到 “4 0| 4 0|”,而是紧缩在一个小节内,接着以二分音符保持在全曲最高音上,然后级进下行回到主音结束。歌曲生动模拟了动物的叫声,适合儿童学习心理,使孩子们在歌唱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仍然属于低年级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小动物。抓住学生的这一点开始教学会事半功倍,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配合完成教学任务。本课的歌曲要求学生比较好的唱出连断音,这点需要多加练习,以避免学生的喊唱。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和表演《在农场里》,感受农场里的生活乐趣,体验人与动物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
2、能够完整、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能够结合聆听和表演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动物的叫声和它们的生活。
4、能够读出多声部动物的叫声的节奏,模仿它们的动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
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农场里》。
创编歌词;多声部演唱歌曲。
五、教法与学法:
《在农场里》是一首言简意赅又不失童趣的外国儿童歌曲,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并不困难,重点是X O 节奏的把握。于是针对儿童爱游玩、爱幻想的天性,设计成学生是小游客,教师带着他们到音乐农场做客的情景,采用本堂课的主题——在农场里的故事把课堂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组合,构成一个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利用教学环境中各种刺激因素,如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身姿手势、灵活应变的教学机智、新颖好奇的课堂设计、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等情境的创设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的情绪做到有张有驰。
此外,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创编节奏歌词,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应是能力得到培养。创编教学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并且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结合演唱与表演来表现可爱的小动物,在演唱的过程中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并通过初步的多声部合唱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喜爱。
六、设计思想: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十大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结合这十大理念和我校学生的情况。我在设计上力求完善体现这十大理念,使学生在一堂课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挥。这堂课设计都在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整堂课设计为:创设情境、体验、兴趣学习歌曲——多方面表现歌曲——创编歌曲——体验成功。
七、教学思路: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
在农场里说课稿(高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