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2月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1 -页共74页
数学课题研究方法
欢迎来到策划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数学课题研究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数学课题研究方案
数学课题研究方法第一篇
课题名称: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和谐美
——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回归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的使命在于使学生获得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让生活走进儿童的数学世界、让数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让新课程的理念蕴涵在课堂教学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前所未有、值得欣慰的好现象。但是,作为第一线的教学实践者,在数学教学中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却常现某些新课程理念被片面地理解,甚至是误解,从而造成一些片面的、无效的教学行为。
(一)、背景描述:
一位老师上三年级《找规律》一课,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寻找搭配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教学:
引入——周一的菜谱(肉丸子、白菜、冬瓜)让孩子们按一荤一素搭配,使学生初步理解搭配的意义。
展开——周三的菜谱(排骨、鱼、青菜、豆腐、油菜)让孩子们按一荤一素自由地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体验有序搭配的必要性。
巩固——周五的菜谱(肉丸子、虾、白菜、豆腐、冬瓜)让孩子们说一说有哪几种搭配方法,并想一想怎样搭配做到不重复和遗漏。
时间:2021年12月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3 -页共74页
应用——超市购物(出示食品柜台,自由选一瓶饮料、两样主食、三样副食)
(二)、现象分析:
乍看上去,这节课可谓是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数学。但在实际听课中发现,学生为了在纸上写出这些菜名,老师为了把学生的搭配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在教学时完全可以用符号来替代菜名);整堂课黑板上写满了菜名,大家说的也全是菜名,而且当学生汇报时,很容易把荤菜和素菜搞混淆。由此我们意识到新课程给数学老师带来的一个问题:即生活化的素材,怎样上出数学味来?
1、教师在备课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设情境,却忽视了“备数学”、“备学生”。过去,我们只把数学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作为备课的重点,现在则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比如,应该创设一个什么样的情境来引入课题?教师重视情境创设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因此而忽视现实情境背后所隐含的数学线索,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懂得如何克服难点,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位不准,即使所创设的情境再吸引人,也很难说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因此,在下大力气创设情境的同时,应该更深入地研究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2、有些现实情境中的无关因素干扰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数学向学生传达的是一种“模型”的思想,这种模型经常是有生活原型的,但生活原型中又往往掺杂了许多与数学无关的因素,把这些无关因素剔除,形成对数学的本质理解,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教师怎样在有限的数学课堂时间内尽快地实现从生活原型到数学模型的过渡,对于“有效的数学教学”是非常关键的。
时间:2021年12月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3 -页共74页
二、概念的界定
何谓“数学化”?弗赖登塔尔认为,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简而言之,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因此在开发课程时,既要有意识地选择生活中的问题或素材,又要主动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思考;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分析,尝试为这些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最终实现现实问题的数学解决,即“数学地思维”。
其实,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和“数学化”并不矛盾的,从哲学层面理解:生活即数学,数学本身就是生活。“生活化”应与“数学化”结合起来,而且,生活情境也应是有选择的,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应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但是纵观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是“生活味”渐渐浓了起来,但“数学味”却被逐渐淡化、冷落,致使数学课反倒丢了“数学味”,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味”应该回归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与其说是学习数学,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弗赖登塔尔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正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一样,数学也是极具个性的。严密的逻辑使她精确,高度的抽象使她深邃,广泛的应用使她美丽。数学教育中要让数学的个性得到充分
时间:2021年12月9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5 -页共74页
的张扬,在小
数学课题研究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