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者到领导者 2006 年 12月 20日 8:25 来源: 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杰克· 维尔奇有一句名言,“多一点领导, 少一点管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也在他新近出版的《大抉择》中说:“美国不是要做世界的警察、管理世界, 而是要去领导世界”, 两人都从不同的角度、不约而同的强调了领导的重要, 这不禁让很多人产生了疑惑,到底领导和管理有何区别?为什么维尔奇和布热津斯基都那么强调领导的重要性呢?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通常,人们都习惯把管理和领导当作同义语来用,似乎管理者就是领导者,领导过程就是管理过程, 而实际上, 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传统的管理理论中, 领导是管理的四大基本活动(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之一, 但是, 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领导越来越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被研究和应用。管理和领导在类似的活动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管理通常是整合各种资源借助各种手段来达到既定的目标,管理注重做事,把事情做的既有效果又有效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又快又好。管理比较注意细节,注意手段,注意技术的应用。相对应的是,领导通常关注意义和价值,关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值得。领导关注做人、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激励和发展。如果说管理侧重技术和手段,侧重过程和方法,那么领导侧重人文和目的,侧重结果和艺术。当然二者间还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比如,管理是刚性的,领导则是柔性的,管理是共性的,领导则是个性的;管理是重制度的,领导则是重德治的;管理是重权力作用的, 而领导是重魅力作用的,重影响力的。从管理到领导在 80 年代享受了长达 10 多年的繁荣的日本经济,在 90 年代,却遭受了 10 多年的萧条, 甚至于今天仍然没有完全复苏的迹象, 东芝、 NEC 、日立、富士通、三菱 5 大电子工业公司同时陷入危机;创造奇迹的日本汽车产业,也在风雨飘摇,日产甚至被迫关闭。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从长期繁荣到长期萧条?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促成日本经济奇迹的核心技术,都属于机械技术。日本工业正是在机械技术最精致的顶峰上产生了繁荣,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面临数字技术的两次跳跃式的发展,日本经济发展产生了断裂。日本没有跳过去,日本没有产生比尔. 盖茨, 问题正是出在管理上,简单的说正是日本从企业到政府管得太多,管的太碎,太细,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 把创新管死了, 违背了信息时代管理规律。韦尔奇提倡的“多一点领导,少一点管理”针对的也就是正向我们阔步走来的信息时代。 1 、工业时代的管理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它重视对事的管理,重视做事的程序、方式、重视做事的效率。对事的管理越具体越好, 越直接越好, 对事的管理越多越好, 越死越好。管理的越死就越科学,越严格。而信息时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 它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 重视人的需求、动机; 重视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引导和辅助。对人的领导越灵活越好、越艺术越好。信息时代是知识时代,核心是人,而不是机器,在信息时代管好不一定管好人,但把人领导好了,则一定能把事做好。 2、工业时代流行的管理是以控制为主要手段的。它往往依赖严格的规章制度, 借助管理者的权威和集中的权力,使被管理者俯首听命,按照管理者意志行动。信息时代的领导是以激励为主要方式的,它借助各种各样的精神的和物质的手段来满
从管理者到领导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