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补充
2.免疫变化:
(1)CD4、吞噬细胞、B细胞活化;
(2)皮肤和冠状动脉的内皮细胞活化;
(3)多克隆B细胞激活—IgM、IgG、
IgA、IgE↑; (4)ANCA+;
(5肌缺血者,行冠脉造影,以观察冠脉病变程度,指导治疗。
【诊断标准】(日本1984)
,
抗生素治疗无效。
。
:
①口唇发红干燥、皲裂;
②舌乳头突起、杨梅舌;
③口、咽粘膜充血。
:
①手和/或足硬性水肿;②手掌、跖底潮红; ③指、足尖脱皮。
,无水疱及结痂。
,直径>。
/ tsugu/heart/
【诊断标准】(日本1984)
【诊断标准】(日本1984)
以上6条中具备5条(发热持续5天以上为必备条件)并排除其他疾病,即可诊断川崎病
但如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查出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则4条主要症状阳性也可确诊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本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
病初邪在肺卫,迅速化热入里,热炽气分,继入营血,后期气阴两伤。
本病易于形成瘀血,若瘀血阻塞脉络,还可引起心悸等心血管并发症
【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初期邪在卫气,疏风清热解毒,辛凉透达
中期热毒炽盛,清气凉营解毒,苦寒清透
后期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为主,兼清余热
本病易有瘀血,从初期到后期均应注意活血化瘀。
【辨证论治】1.卫气同病
证候 发病急骤,持续高热,微恶风,口渴喜饮,目赤咽红,手掌足底潮红,躯干皮疹显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或伴咳嗽、泄泻,舌质红,苔薄,脉浮数
治法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药 银翘散加减。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青黛、牛蒡子、玄参、鲜芦根。
【辨证论治】 2.气营两燔
证候 壮热,昼轻夜重,咽红目赤,唇赤干裂,烦躁不宁或有嗜睡,肌肤斑疹,或关节痛,颈部淋巴结肿痛,手足硬肿,随后指趾端脱皮,舌质红绛,状如草莓,舌苔薄黄,脉数有力。
治法 清气凉营,解毒化瘀。
方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常用药:水牛角、丹皮、赤芍、生石膏、知母、黄芩、栀子、玄参、生地。
【辨证论治】 3.气阴两伤
证候 身热渐退,倦怠乏力,动辄汗出,咽干唇裂,口渴喜饮,指趾端脱皮或潮红脱屑,心悸,纳少,舌质红,舌苔少,脉细弱不整。
治法 益气养阴,清解余热。
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生地、玄参、太子参、白术、扁豆。
【其他治疗】
1、丹参滴丸 每服1~3粒,1日3次。用于本病有血瘀证者。
2、丹参注射液 每日10ml,稀释后静脉点滴。用于本病有血瘀证者。
3、生脉饮 每服5~10ml,1日3次。用于本病气阴两伤证。
【西医治疗】一、一般治疗
1、休息 急性期有高热,心脏扩大或冠脉病变者应卧床休息。
并发冠状动脉瘤的患儿进入恢复期和慢性期,应限制活动,注意休息,至病变消退。
【西医治疗】一、一般治疗
2、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急性期高热,饮食量少,应加强护理,多饮水并静脉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补充白蛋白。
【西医治疗】二、对症、支持
1、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CoA、辅酶Q10等营养心肌。
2、有心绞痛者给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
3、心源性休克及时心肺复苏。
4、继发细菌感染用敏感的抗生素。
5、维生素E20~30mg/kg·d,以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血管抵抗性。
【西医治疗】三、对因治疗
1、急性期治疗
(1)丙种球蛋白 用法任选三者之一:
①2g/ kg·d,单剂于8~12h静脉缓输;
②1g/ kg·d,qd,连用2日;
③400mg/kg·d,qd,连用5天。
【西医治疗】三、对因治疗
1、急性期治疗
(2)阿司匹林 30~50mg/ kg·d,分3次服,热退后3天逐渐减量,约2周左右减至3~5mg/ kg·d,顿服。
(3)糖皮质激素 并发严重心肌炎、大量心包积液或心包积液迅速积聚而发生心脏压塞时,可短期使用。
【西医治疗】三、对因治疗
2、恢复期及慢性期治疗
(1)抗凝治疗 阿司匹林3~5mg/kg·d,顿服,若无冠脉异常,于发病后6~8周停药。如有冠脉病变,延长用药直到冠脉恢复正常。
亦可加潘生丁3~5 mg/kg·d,分2~3次服用,以加强抗凝作用。
【西医治疗】三、对因治疗
2、恢复期及慢性期治疗
(2)溶栓治疗 冠脉有血栓形成或有心肌梗塞
川崎病补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