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 原料煅烧窑回转窑.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 原料煅烧窑回转窑.ppt工艺流程图
熟料
冷却机
出料
二次空气
热烟室
窑头(热端) 煅烧带预热带窑尾(冷端)
除尘器
烟囱
排出
物料
集尘室
燃料、
一次空气
加料管
烧嘴
烟气
㈡回转窑的结构

⑴窑体形式:
直筒形—窑体直径相同,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和维修;
热端扩大型—扩大燃烧区域(煅烧带)的直径,加大煅烧带的容积,提高窑的发热能力,同时加大火焰气体辐射层的厚度,改善了窑内高温区域的传热。
冷端扩大型—扩大干燥带和预热带,提高窑的预热能力,降低窑尾风速和废气温度。主要用于湿法长窑。
哑铃型—冷端扩大是为了放置热交换装置而不致过多地提高气体的流速,热端扩大是为了提高窑的发热能力,中间收缩可节省钢材。
⑵长径比
回转窑长径比KL的选择:
原料的煅烧温度——温度高, KL大;
加热制度——加热时间长, KL大;
窑尾是否设置余热装置——有预热装置, KL小;
我国现有耐材回转窑:(有预热装置取下限)
粘土、高铝 KL取15~20;
镁石、白云石 KL取30~40;
水泥工业用回转窑:(有预热装置取下限)
干法长窑 KL30~35;干法短窑 KL15~20 ;
湿法长窑 KL30~40 ;
⑶筒体
钢制圆筒,用20~40mm的钢板焊接。沿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装设有加固圈。筒体通过若干滚圈支撑在拖轮上。大型窑,筒体内侧每隔一定距离设有一卡砖圈。
⑷窑体内衬材质
材质选择根据工作条件的要求。
窑头化学侵蚀严重。要求耐高温性和较高的热震稳定性。
煅烧带承受高温冲击、化学侵蚀。要求材质有耐高温性,在高温下易于粘挂窑皮,保护衬料。
放热反应带温度变化频繁、温度高、化学侵蚀严重。
要求窑衬能承受高温冲击,有较高的热态抗折强度和
较小的弹性模量。
分解带与预热带相邻区热应力、化学应力小,可采
用各种质量的粘土砖、高铝砖。
分解带与放热反应带相邻区高温、机械磨损。选用Ⅱ等高铝砖、普通镁铬砖。
预热带采用普通耐火砖,如粘土砖。
卸料口、冷却带机械磨损、化学侵蚀严重。要求良好的抗磨蚀性和较高的热震稳定性。

⑴滚圈
安装在筒体上,并在托轮上转动。滚圈通过垫板、座板与窑体连接。
图3-14
⑵托轮
作用借滚圈支撑窑体,还在径
向和轴向对筒体起着定位作用。
数量取决于窑体长短,一般
2~9对。
位置与滚圈的位置相对应。
安装托轮中心线与窑的中心线平行。为保护托轮,在托轮底座上装有水槽,由冷水进行冷却。在窑体热端的托轮上安装易于拆卸的遮热板。
图3-15
⑶挡轮
回转窑倾斜安装,斜率一般3%~5%,%~4% 之间。正常情况,窑体本身的重力在沿轴线方向向下滑动的分力等于滚圈与托轮间的摩擦力,窑体平衡。当失去平衡时,大小齿轮的轮齿会离开啮合范围,密封装置受到破坏,严重时出现掉窑或窑体下坑的重大事故。
作用检验窑体是否有纵向移动并控制窑体上下移动。回转窑正常运转时,滚圈处于两挡轮中间位置,滚圈两侧与挡轮的工作面间的间隙为30~40mm。当滚圈与任何一侧挡轮接触,说明窑体发生了窜动。
挡轮的结构形式:
普通挡轮、推力挡轮、液压挡轮、自控式推力挡轮。
①普通挡轮不能防止窑体上下窜动,只能起信号作用,又叫信号挡轮。调节窑体上下窜动,主要是靠歪斜托轮的方法。且有很多不良后果,如:轮带与托轮接触不良;活动摩擦增大;表面润滑不良;托轮调整过于频繁;增大了主电机功耗。
②推力挡轮
③液压挡轮

结构图3-16。挡轮布置于滚圈的下侧,通过空心轴支撑在两根平行的支承轴(由上底座、下底座固定在基础上)上。空心轴可在活塞—活塞杆的推动下,沿支承轴轴向滑移。

第三章 原料煅烧窑回转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65784244
  • 文件大小1.89 MB
  • 时间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