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寻租行为浅议
黄永红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 400067)
I摘要] 寻租的存在会使社会经济资源浪费,从而引起社会福利的减少和损失。本文就会计寻租产生的原
因、表现形式以及时社会经济的危害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适度控制会计寻租的策略。
I关键词] 寻租行为;会计寻租;会计准则
1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 一5024(2005)09 一0178 一02
一、会计寻租概念的提出段取得占有租金的垄断权。在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管制
一旦开始,政府设租与企业寻租就没有停止过。企业的
寻租(rent一seeking)理论在美国萌芽于20 世纪60
会计寻租行为表现为:
年代,正式确立于70 年代,至今已得到长足的发展。美
1 . 企业信息披寡中的寻租行为
国经济学家戈登·塔洛克(GordeTullock)在 1967 年发
企业管理层希望通过自己的权利来影响企业会计
表的《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一文中,实际上奠
信息的对外披露,总要求企业会计活动能生产出“利己”
定了寻租理论的基本框架。而把“寻租”作为一个经济学
的会计信息。比如在亏损时虚报收益,以骗取不正当的
范畴正式提出来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Anne
政治利益和经济所得。又比如企业为了保住上市资格或
Krueger)。她在1974 年发表的《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
者争取增配股资格或是出于经营者、大股东自身利益的
一文中,深入研究了由于政府对外贸的管制而产生的对
考虑,虚假捏造信息,或篡改应予披露的事项,不同程度
“租金”的争夺,并设计了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计算和论
地夸大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经济实力和经营业绩,虚构
证。随后,寻租概念才在经济学界开始迅速传播。所谓寻
利润,或人为缩小负债或亏损,制造不存在的经济增长
租是指利用资源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
点,误导投资者。
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收益的行为。现在有关寻租
2 . 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的寻租行为
的研究是经济学的一个主题。
寻租者会寻求在具体会计准则制定的内容中尽可
从 2000 年起我国会计界已经开始把寻租理论用于
能体现自己利益的规定。比如利用强制性会计政策的
解释我国的会计问题。但是对于会计寻租的真实内涵,
真空领域进行寻租或者通过变更企业会计政策来改变
至今尚无统一定义。颜敏等(2004)认为会计寻租是在社
自己真实的收益,以取得不应得的资源或财富而进行
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即经济效益) 并未改变
寻租。
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即财务报告收益数字)来
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三、会计寻租产生的危害
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
会计寻租的存在会使社会经济资源浪费,从而引起
动。包括会计政策选择、盈余管理、准则制定权的争夺等
社会福利的减少和损失。寻租活动对社会带来了严重的
内容。
经济后果,主要表现在:
二、会计寻租行为的表现 1 . 会计寻租扭曲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
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会计信息具有公共
由于
会计寻租行为浅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