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部分知识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和2、3、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打下基础。在本节课中,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并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学情分析:
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能灵活选择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理解感悟质数、合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号牌、彩笔、答题纸。
教学过程:
排一排——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出示表演方阵图片)
学生欣赏,从中明确:“方阵”就是两排或两排以上的正方形或长方形队伍。
2、联系实际:
我们五年级4个班的学生参加表演,哪个班能排成整齐的方阵?
班级
1
2
3
4
人数
47
49
48
41
学生汇报,交流方法:
48=2×24=3×16=4×12=6×8(能排成四种不同的方阵)
49=7×7(能排成一种方阵)
41=1×41(不能排成方阵)
47=1×47(不能排成方阵)
3、思考:能否排成方阵与什么有关?
预设一:与因数的个数有关。
学生交流,明确:41和47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所以只能排成一列;而48和49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所以可以排成不同的方阵。
预设二:与奇数和偶数有关。
学生交流,并用反例说明:49是奇数,49=7×7可以排成方阵,48是偶数也可以排成不同的方阵,所以能否排成方阵与奇数、偶数无关。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质数和合数”。
找一找——掌握方法,完善概念
1、1~5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学生利用学号牌活动)
(1)50以内的质数
独立思考:学号所代表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上台展示:请是质数的同学上台(举起学号牌)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集体订正:站错的同学,明确用找因数个数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是质数。
小结明确:这些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50以内的合数
随机采访:请仍留在座位上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所拿的学号为什么是合数?
交流明确:除2外,2的倍数都是合数;
  3的倍数都是合数,但3本身除外;
5的倍数都是合数,但不包括5。
小结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合数,可以用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去判断,有时还可以用7、11……去判断。
(3)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8-26